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新潮 > 图片 > 正文
柯军:七年之约
2017-08-30 16:17:00  来源:新华日报

  在《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交错的音乐声中,我身着彩裤水衣,从观众席走向舞台,向一位莎剧演员招手示意,走向台口的蜡烛——演出从我点亮蜡烛开始。演出前,工作人员特地买了一枝新蜡烛。上台后,我才发现灯芯埋在蜡烛里,怎么都点不着。火柴就要烧完,我用手指挑拨灯芯,一阵灼痛,手指上的一点油终于把蜡烛点燃……

  这是中英版《邯郸梦》(The ShakespeareanHandan Dream)伦敦首演的一小段插曲。我总觉得,这是汤显祖的在天之灵护佑我在异国他乡把蜡烛点亮。《庄子养生主》言“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薪尽火传,其斯之谓欤?

  缘起愿生,中英版《邯郸梦》萌生于我7年前的一个心愿。

  2009年1月,我率江苏省昆剧院赴英国埃塞克斯郡演出,主办方邀请我们参观莎士比亚故居,在那里,我惊奇地发现莎翁逝世于1616年,是年汤显祖逝世。我顿时迸发出“2016汤莎会”的想法——2016年,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以昆曲人的方式,让“汤莎相会”!

  2016年到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话题果然热了起来,莎剧一场又一场地在中国上演,中国剧团一个接一个地去英国。我却困惑了:真正的纪念是什么?留得下去的成果又是什么?恰在此时,伦敦设计节南京周在伦敦举办,组委会知道我7年前的心愿,直接去伦敦替我找剧场,回来后失望地告诉我:“伦敦剧场都排满了,只找到一个小剧场,400年前建造的,历经过多次火灾,烧了再盖,盖了再修,至今保持着建造之初的状态,没有电……”

  听到“没有电”三个字,创作欲望瞬间被点燃,我如“触电”一般,几乎跳起来,兴奋地说:“太好了!400年前就是没有电,我一定要创作一个400年前的戏剧演出样式!”

  “没有电”让我豁然开朗:昆曲和莎剧的真正交流,应当剥离各种浮躁的附加值,像古老剧场一样,回到400年前,回到纯粹的艺术本体,让艺术家与作品、古人与今人深度交流,通过交流观照当下。

  于是我选取了《邯郸梦》的《入梦》《勒功》《法场》《生寤》四折,行当齐全,文武皆备,唱念做打,充分呈现原汁原味的昆曲,同时结合《邯郸梦》的剧情,每场戏都有莎剧人物出现,用英语演绎原作台词,实现汤、莎跨时空的“演出”。

  这就是中英版《邯郸梦》。

  有人或许会问:汤显祖“临川四梦”,你为什么选择《邯郸梦》?

  《邯郸梦》是“临川四梦”最后一梦,由侠(《紫钗记》)至情(《牡丹亭》)至佛(《南柯梦》)之后,汤显祖转向道教,改编唐代传奇小说《枕中记》,将富贵荣华、生死轮回浓缩到入梦回梦的过程中,探求“本真”的意义。青春年少,人们可能最爱《牡丹亭》;阅历渐深,《邯郸梦》则更触动人心。学界通常认为,“四梦”中《邯郸梦》最为伟大。可以说,该剧对现实的批判、对生命的思考,与莎剧气质最为接近。回望400年前,我还发现:莎士比亚的时代,文艺复兴如火如荼,诸神退位,“人”的价值凸显;汤显祖的时代,陆王心学风行,人文主义勃兴,倡导个性解放。那一段东西方历史竟如此相似!因此,尽管昆剧、莎剧艺术形式迥异、文化背景不同,汤、莎对作品的处理各有独到之处,但我选择从人性的角度切入,让汤、莎对话,探讨生死、欲望、功名、子女等人类共通的话题,应当能够引起当下人们的省思。

  同时,我是生行演员,选择《邯郸梦》可以全面呈现我最熟悉也最擅长的表演艺术:《入梦》中的穷生和官生,《勒功》中的武生,《法场》中的老生,《生寤》中的老外,年龄从三十初度到八十耄耋,可以充分展现一名昆曲演员的多面性。“戏在身上”,驾轻就熟,可以说是我创排这剧的“当然优势”吧。

  中英版《邯郸梦》以汤显祖原本为主干,将《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麦克白》《黄金梦》《李尔王》等莎剧中的著名片段与之进行拼贴,通过新概念昆曲的方式表现汤、莎关于人生的哲思,实现中国儒家文学体系下道家思想的人生观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宗教反思的融合与碰撞。昆曲表演与莎剧表演保持各自范式,不折不扣,彼此尊重,不越轨也不妥协,让观众在对照中深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进入排练前,我与英方团队通过网络进行了大半年的交流,基本敲定了剧本。但随着排练深入,剧本随时都在修改,我和英方的里昂鲁宾担任该剧联合导演,两人对拼贴与融合都是小心翼翼,以求达到自然巧妙的效果。比如第一折里,卢生入梦,《麦克白》中的女巫上场,用英文唱道:“斑猫已经叫过三声,刺猬已经啼了四次,怪鸟在鸣啸:时候到了,时候到了……”预告着卢生的梦中荣华终会成空;第二折里,卢生成为大将军征战边关,《亨利五世》中的战争场面适时切入……排练时,双方不厌其烦地叫停、询问、讨论、调整。有趣的是,虽然语言不通,却常常无需翻译,通过手势、表情就能达成一致,里昂说他与我“心心相印”,表演艺术大概就是共通的世界语吧。

  排练磨合的过程充满了中西艺术的碰撞。里昂看我演《勒功》时有武打,想到莎剧《亨利五世》也有武打,就想把它嵌进来。英国有演员工会,武打戏必须请专职武打教练,道具则是真剑真刀。而昆曲中,很多道具是假定的、虚拟的、虚实相生的,如大枪头是木片,枪杆是藤条;又如船桨,船是虚、桨是实的;马鞭,马是虚、鞭是实的;酒杯,酒是虚、杯是实的。这与莎剧追求真实的艺术表现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演出地点定在伦敦圣保罗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7世纪初,与莎士比亚同时代,自1662年德鲁里巷皇家剧院成立以来,教堂一直与剧院保持着密切联系,以“演员的教堂”而广为人知。木偶戏“潘趣与朱迪”在教堂的柱廊首演,这里也是乔治萧伯纳《卖花女》第一幕演出的地方。教堂周围住着很多艺术家,音乐家、画家、舞蹈家、戏剧家等等,他们的洗礼、婚礼、葬礼都在这里举行。400年来,圣保罗教堂一直延续着对艺术家的尊重,教堂中立有纪念碑群,致敬许多戏剧大师,包括查理卓别林。站在一座座纪念碑前,我感慨万千:在古代中国,艺术家包括演员的地位一直很低,元末钟嗣成写了一本小册子《录鬼簿》,记述元杂剧及散曲作家——“录鬼”,顾名思义,活着进不了史册,死了才能在书中留下些许痕迹。在圣保罗教堂演出,让人强烈地感到艺术家的地位今非昔比,我们来到这里是代表世界级非遗昆曲艺术,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心灵,带着一份神圣感和使命感。

  2016年9月,中英版《邯郸梦》首演。圣保罗教堂古老的建筑和浓郁的艺术氛围创造了近乎完美的表演环境,回到没有现代声光化电的演剧样式中,柔和的烛光中,两位大师的作品直指人心、直击人性,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我们就是要做一个远离技术的艺术行动,正如昆曲“一桌二椅”的传统简约美学,少少许胜过多多许,多一分留白,就多一分哲思与诗意,台上物质的东西越少,越能体现非物质的力量,不是吗?

  七年之约,心愿实现了!“汤莎会”,我们做到了!400年,在烛火跃起的那一瞬间,变得不那么遥远。

  (作者柯军为著名昆曲艺术家)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柯军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