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新潮 > 最新推荐 > 正文
告别铅与火 跨进光与电
2017-10-27 10:09:00  来源:新华日报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新华日报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都是铅字印刷。看中国报业史,从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日报以来,铅字印刷一直延续了100多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这种印刷方法要经过铸字、制版、排字、拼版、纸型、浇版、印刷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

  首先,得把铅锭在电炉内溶化的铅水,浇注入一个个不同字号、字体的铜字模中铸成铅字。那些常用的5号铅字,用一次就报废,得重制新的。排字工人从一排排排字架上捡出铅字,排成一篇篇新闻稿小样,一般工人一小时只能排一千五六百字左右。小样经校对后,由排字工人再改错。报纸上的图片、美术标题和小刊头,则在照相后经过化学处理制成锌版。然后,拼版师傅将新闻铅稿和图片锌版按版面编辑的设计,拼成报纸的版样。接着,再用一种耐高温的纸压盖在铅字版样上,用压版机压成和铅版一样的纸型,再将纸型装进半圆形浇版机内,用熔烧到三四百度的铅水浇在纸型上,等冷却后成为铅版,最后把每块四五十斤的铅版装在铅印轮转机上,印出报纸来。夏天,工人师傅个个都是汗流浃背,尤其是铸字、铸版车间还存在着铅污染,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因而每年都要轮流送工人去医院体检,住院排铅。

  1983年11月,应香港天天日报的邀请,我和新华社江苏分社社长姜韦才,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韩泽去香港访问,看到香港文汇报等一些报纸引进国外先进胶印设备印刷,彩色图片清晰,文字清隽饱满,让人印象深刻。回程顺道参观了深圳特区报,他们也已经用小型胶印机印刷报纸了。相比我们的印刷设备和印刷质量之差,我真觉得汗颜,思考着我们也要赶紧进行一场印刷的技术革命。

  回来后,我们就新华日报印刷设备更新改造和印刷大楼建设等问题向省委写了报告,1984年6月15日,省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新华日报工作,在讨论引进印刷设备时,分管财经的副省长金逊首先表示要买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设备,其他常委也表示赞同,省委书记韩培信小结时说,要搞,起点就要高一点,不要“小不溜”。一次干,一次解决。省委常委会《会议记要》写明:“同意先对报社印刷厂进行更新改造,新建厂房,从国外进口先进的胶印设备,以扩大印刷能力,提高印刷质量。”资金如何解决,省委常委会决定拨款220万美金购买设备,给800万贷款补助印刷大楼建设,其余资金自筹解决。

  金逊副省长要我们趁当时美元比价较低的时候,抓紧进口机器。当时内地仅有两三家报社使用胶印设备。于是,我们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先后去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对德国人民、罗兰公司等3家外商生产的轮转胶印机进行考察比较,觉得罗兰公司的比较先进适用。不久,我在随顾秀莲省长出访联邦德国时,也乘机同罗兰公司进行接触,了解情况。之后,又组织由一名副总编辑和技术人员参加的考察小组,去德国该厂和多家使用单位实地察看,经过深入调研比较,我们最后选定罗兰公司生产的4/2 型轮转胶印机。这种胶印机技术先进,制造精密,可印多种颜色的彩报,而且速度快,每部机器一小时可印9万份对开报。经过艰苦谈判,1986年1月,我们和该公司签订了购买3台机器的合同。为确保安装、使用顺利,由印刷厂负责人带领5名工人去该厂进行技术培训。当时报社还没有一个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我和潘世璞经理去江苏无线电厂洽商调人,于1986年6月开始引进第一名计算机技术人员。

  新建厂房首先要解决地皮问题。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新华日报西边一路之隔的冷冻机厂迁至郊区,土地闲置未用,我们正需要扩大报社用地。省里下达了80万元给南京市,但冷冻机厂迟迟不肯全部搬出,其主管部门南京市机械局提出新的要价,一直拖到第八个年头,这时新建厂房已迫在眉睫,我们向有关领导反映,冷冻机厂才全部搬出。

  资金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建设印刷大楼的基本建设投资原计划1100万元,省拨贷款800万元,其余自筹解决。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意想不到的种种原因,需加大投资,如:钢材等三大材料除国家计划安排的一小部分外,大部分需要向市场购买,因材料涨价超出预算;邮局发报房要增加600平方米面积;发报房的停车场、邮车通道要新增征地拆迁费;还要增加一些主体工程以外必要的配套项目。这样,印刷大楼基建的投资需要增加到1600万元,以报社当时的经营状况,是无力承担的。于是我们向财政厅等单位申请豁免800万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经过多方努力,得到解决。机器进口按规定需缴纳220万元的关税,为争取减免税款,我去跟南京海关关长商谈,反映报社的困难和要求,他建议请省政府向海关总署申请免税,我立即向省政府秘书长提出请求,省政府很快致函海关总署,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批准关税全免。

  在解决资金和厂房用地过程中遇到不少曲折困难,报社记者陈良义、朱新华、汪祖祺等同志利用工作上和有关部门关系密切的有利条件,多次奔走,沟通情况,帮助做工作。在各方对党报的关心支持下,在报社员工们的努力下,总面积15143平方米的印刷(综合)大楼在1988年按时建成,引进联邦德国罗兰公司的3台高速轮转胶印机也在1988年底在新大楼内安装完毕。

  与胶印机配套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最先国内几家报纸采用进口的,全部投资都在100多万美元以上。我们经过调研,认为由王选研制开发的国产“华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已日臻完善,我们第一批购进,全部投资才70多万人民币,后来使用进口激光照排系统的不到3年就全部被淘汰改用国产的。1989年元旦,新华日报印出第一张彩报,率先在全国省报中进行了印刷技术革命。

  报纸印刷从此告别“铅与火”,跨进了“光与电”,计算机汉字输入、拼版、激光打样到激光胶片输出,代替了铅印的铸字、排字、拼版、铸版等工序,工作流程大大缩短,劳动用工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劳动环境大大改善,而印刷能力和质量大大提高。从1989年开始,在华东九报印刷质量友谊竞赛中,新华日报连续7年获得第一,自1991年起的全国中央和省市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新华日报印刷质量也多年名列前茅。

  26年过去了,在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之际,我们看到印刷技术又有了惊喜的进步,工序工艺更加简化、省力省时。例如,整个激光照排系统实现内部的网络化、数字化,报纸版面信息通过制版机直接制成PS版,PS版就可装在印刷机上印刷。远程传版系统迅速及时向异地代印点传送报纸版面信息,使外地读者能当天看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等。为适应报纸多版面、全彩色、广告套印一次折套输出的要求,我们又引进了7台国外性能更先进的印刷机,淘汰了第一次引进的3台胶印机。刚开始胶印时,我们只能印三四种报纸,日印量只有100万对开张,后来,日印量可达700多万对开张,印刷的报刊多达20多种,最高时日印刷量达到1000多万份对开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和过去比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为新华日报社原社长)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金靖中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