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人文周刊 > 悦读 > 阅史观今 > 正文
千年书香润金陵
2017-09-08 09:35:00  来源:新华日报

  读书撷英

  南京书香,追根溯源,世人多愿提及周处读书台、昭明太子读书处,以作为南京书香之始,我倒想起了也算是一代名将酷爱读书的东吴吕蒙。吕蒙是东吴名将,经孙权倡导后,吕蒙发奋勤学,成为中国古代将领勤于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毛泽东对吕蒙更是青睐有加,他说:“吕蒙如不折节读书,善用兵,能攻心,怎能充当东吴统帅?我们解放军许多将士都是行伍出身的,不可不读《吕蒙传》。”孙权在何时何地劝勉吕蒙读书,是在南京宫内的悠闲从容余暇,还是在戎马倥偬的间隙之中?若是在东吴宫中,大体是在南京进香河或者香铺营一带了,虽然吕蒙死后九年,南京才正式成为东吴的都城,但吕蒙经常来往于前线与建业之间,是绝对有可能的。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书香的营造,书香的形成,既要有位居要津者的大力弘扬与提倡,更要有众多有此认识者的躬行与履践。孙权倡导号召,吕蒙由衷跟进,形成读书好学氛围,“吴之为吴”,非偶然也。

  六朝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大繁荣时期。东吴奠基南京,随之而来的衣冠南渡,从东晋到宋齐梁陈,六朝繁华,史不绝书。多少才子风流,多少名篇巨著,在南京偃仰啸歌,在南京孕育而成。沧海桑田,历史无情,历史的航船行进到了元末明初,南京又迎来了她的第二次大繁荣。《永乐大典》横空出世堪称空前,各种学术流派行成于斯,多少文华词士在此吐气扬眉。汤显祖在此梦成《牡丹亭》,孔尚任泣血命笔《桃花扇》,芥子园造就李笠翁,袁枚旷达小仓山。吴敬梓秦淮河畔笑看儒林百态,姚抱惜钟山书院开宗立派。清末民初,欧风美雨,联辔而来,洋务自新,救亡图存,南京作为东南重镇两江衙署,更是民国建立之地,其间噪杂频仍,兵连祸结,终于迎来了海内外瞩目的民国黄金十年,中西文明,激荡交融,大学林立,书声琅琅,金陵文脉,书香盈邑,六朝古松,焕发新绿。鸡鸣山前士人长衫飘飘,成贤街上学子弦歌不辍。讵料八一三淞沪硝烟尚未散尽,南京遭受浩劫而蒙羞,待抗战八年终于惨胜而和平曙光显现,又三年内战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得以新生掀开历史新的一页。

  往事越千年。梳理这座城市的历代书香,虽然是挂一漏万,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连跋涉,是感受一座城市文心书脉的诗意长旅,是体验一座城市历史苍茫的精神享受,是致敬一座城市博大包容的难得机缘。

  读 书 >>>

  周处读书,地在城南。张籍读书台,据说就在扬子江边。清凉山中是读书的好去处,崇正书院,牌匾仍在,古木苍天,焦竑的藏书楼早已灰飞烟灭,就在书院之内留恋徘徊,遥想古人丰姿吧。惜阴书院,藏身小巷,屋舍俨然,如今成为文化单位的办公之所。高启、方孝孺、龚半千、黄九烟都算不得结局多好的读书人,以他们为例,也只是想说,读书之路,也并不见得就是九衢通途,莫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鲁迅读书的学堂,中央大学的辉煌,金陵大学的钟声悠悠,南京城里名校多多,读书种子绵延不绝。

  著 书 >>>

  谈论南京著书,六朝风华绝代,以范晔的《后汉书》作为代表。而南唐李煜的绝世词作,也千载留名。王安石虽然是政治家,但也是著作家,他与南京关系非同一般。宋濂、解缙、王阳明心学、湛若水的甘泉学派、《客座赘语》的顾起元、竟陵学派的钟惺、经常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的汤显祖、桐城派三祖中的两祖方苞与姚鼐,当然还有写过《海国图志》的魏源、随园主人袁枚、《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他们构成了南京这座城市的书香方阵。

  藏 书 >>>

  南京藏书家众多,代不乏人。焦弱侯的澹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还耸立在长江路西段北侧一隅,但如今早已经是踪迹皆无。甘家父子惨淡经营的津逮楼,好在还有津逮楼在,虽然里面是空空如也。吴梅、朱希祖、邓邦述、王伯沆、汪辟疆、李小缘等,也都留下了藏书佳话。

  刻 书 >>>

  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与南京就有渊源。赵明诚曾经担任过南京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做得很窝囊,而自己又最终死在了南京。李笠翁的芥子园刻书,不仅名利双收,而且在当时影响巨大。李时珍到南京刻书,朱之蕃刻印《金陵图咏》,阮大铖在石巢园中也有出版活动,杨文会的金陵刻经处,还有已经不大为人所提及的正风出版社等,都留下了南京图书刻印的历史。 雷 雨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