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前沿 > 观点 > 正文
养出“四代蜗牛”算不算生命教育成功
2017-10-11 10:16:00  来源:新华日报

  观点一对一

  钱江晚报报道,浙江三年级科学课上册的第二单元有一个内容,叫做观察蜗牛。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申花校区的四年级学生孙同学,从去年科学课上学习“观察蜗牛”开始,已经养了一年蜗牛,一只都没有死去,“蜗牛应该都四世同堂了”,他还把蜗牛送给学弟学妹们。科学课郑老师表示:“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爱就是付出、有责任感、使命感。”

  甲方

  在饲养中能培养 对生命的敬畏

  国内诸多媒体都刊登了小学生养蜗牛的新闻,一天不到,该文章在《中国新闻网》就有高达37万的阅读量。爱好动物是小朋友的天性,我们生活周边养小动物的孩子也大有人在,为啥偏偏养蜗牛的孙同学养出了名堂?

  很多孩子饲养都是一阵风。开始的时候有三分钟热度,过不了多久就可能对小动物不闻不问,或者由家长代为饲养,自己有空的时候去逗它玩玩。更有甚者,养了一段日子以后大人小孩全都没了耐心,小动物或被送人,或因照顾不周一命呜呼。可是,且看孙同学,从小蜗牛的进食、排泄到其余的生活习性全都了如指掌,小蜗牛分泌的黏液具备自我保护功能,“在刀尖上爬也不会受伤”,假如饲养不是亲力亲为,假如平时没有细心观察,很难做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老师布置饲养、观察蜗牛的作业,不是为饲养而饲养,为观察而观察,而是让孩子们通过饲养与观察,对该动物有深刻的了解,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磨练个人意志,无形中养成责任担当,懂得呵护动物,敬畏生灵,这确实是最好的生命教育。正是因为亲自饲养,孙同学才有那么多的饲养心得,他的观察日记才更加生动活泼,言之有物,连网上卖蜗牛的店家都说,养蜗牛超过一年以上的,都是很厉害的,孙同学年龄虽小,却成为其中之一。除了有兴趣爱好之外,个体的毅力及责任心也不可或缺。孙同学将蜗牛送给学弟学妹时的千叮咛万嘱咐,也体现了他对蜗牛的喜爱与责任。

  养蜗牛养到“四世同堂”,固然与孙同学的爱好有关,与其责任心有关,但孩子的饲养行为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要让孩子有耐心,有责任心,家长要以身作则,切莫以为孩子饲养小动物是闹着玩,小学开设科学课,本身凸显了自然科学在教育上的重要地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兴趣,既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喂养,也要懂得适时提供鼓励与支持,让他们在饲养中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这样的生命教育,越多越好,越深刻越好。 浙江 冯海燕

  乙方

  脱离自然的观察 很难称“成功”

  这个真实的故事,让不少网友感动了,连该校科学课老师都在看到这孩子的付出之后,表示很开心,称“这才是成功的生命教育,爱就是付出、有责任感、使命感”。这观点不太对,不能因为是孩子执着于一件事,完成了教材规定的、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为其他学弟学妹继续“观察蜗牛”提供了“道具”,以及整件事看上去那么“有爱”,就放弃了起码的理性判断,过于温情脉脉的态度对包括小孙同学在内的孩子们,都未必是一种表现为付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真爱。

  从报道中看出,三年级科学课上的这一节学习内容,显然已经成为家长总动员,那些放弃长假休息,半夜三更打着手电在小区草地里找蜗牛的家长身影,已经让这堂课显得很不科学。更不用说,包括小孙同学一样,其家长还在网上购买蜗牛,来支撑其观察需要。然后,最关键的图景出现了:当观察蜗牛被改造成饲养蜗牛,也就意味着自然的蜗牛要被当成“宠物蜗牛”了,且不说现在多元文化和无所不能的人工“养殖”作业之中,是否还真有这么一个合法的宠物产销路径,仅仅从日常观感的“生命教育”原则出发,由此传递给孩子们的无非是一种强烈的为我所有、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的自然观和动物观。

  那些在文学史上留下来的“自然主义”经典名著,如《昆虫记》等写作,是人作为观察的主体、自然的客体,靠近、走进自然去细细审视和记录,而不是把虫鱼鸟兽都买回来、捉回来、管起来、锁起来,隔离原生态环境,用非自然的方式去喂养,去满足人的好奇心。这个基本底线或基本道理也应该是小学科学课上的基本常识,生命教育不这么抓,却是把小生物“抓”回去、交给孩子,放在小盒子里,填喂一些它的同类可能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西瓜、桂圆、香蕉等甜水果,甚至还非自然地为其清理粪便,日复一日,使其代代繁衍,供人观瞻,这样形成的观察日志和主体荣耀,真的就符合“生命教育”的内在逻辑吗?

  家长和老师,尤其是科学课老师还是要更深刻地理解“生命教育”和“科学”的意义,告诉孩子,要认识生命,就要真正投入到大自然里去,否则,很难称得上是合格的“生命教育”,更遑论“最好的”了。 陕西 陈 妍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