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前沿 > 观点 > 正文
“刷脸入校”,是开放还是封闭
2018-07-10 09:26:00  来源:新华日报

  观点1对1

  近年来,国内高校因严格限制游客访问而引发争议。据报道,北京大学近日首次推出“刷脸入校”系统。未来,北大有望在所有出入校门都添加“刷脸”设备。

  甲方

  “刷脸入校”,是技术便民

  技术改变生活,时至今日这不是一句标语,而是深刻体现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北大的“刷脸入校”,也是如此。

  “刷脸”技术,可快捷、精准、卫生地进行身份认定,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刷脸入站、刷脸支付、刷脸解锁、刷脸报到,等等。“刷脸入校”,是这项技术的又一创新使用,对校园管理来说,可谓好处多多:一来可以解放人力,二来可以保证识别精准度,三来可以防止黄牛租售校园卡,冒用、借用他人证件等情况,四来可以在特殊时段需要加强管理时,方便提升安全管理能力,达到精准防范。对在校师生来说,也免去了忘带证件的不便,以及被保安拦岗的尴尬。此外,作为一项可见可感的技术实践,“刷脸入校”还能彰显高校智慧校园的理念,推荐和展示最新的前沿技术。

  有观点认为,“刷脸入校”是用技术架起一堵新墙,是封闭而排外的体现。其实不然,首先“刷脸入校”并没有杜绝外来人员,只要在网上提前预约,游客同样能享受“刷脸入校”的便利。更重要的是,高校是否封闭、是否排外,不在于有没有墙。只要在思想上坚持兼容并包,在学术上坚持百家争鸣,没有固步自封,没有闭门造车,这样的北大永远是开放的、虚怀的。无论是拦岗查证,还是“刷脸入校”,都是校方在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而有秩序的校园,营造一个潜心学习、安心钻研的环境。即便是游客自己,估计也不会想见到一个拥挤而无序、嘈杂而凌乱的燕园。毕竟,北大之于社会的意义,不是只成为供人参观、瞻仰的公园,而是坚守思想的高地,为真理而上下求索,为至善而不懈奋斗,为纯美而虔诚以待。

  “刷脸入校”,与其说是“墙”,不如说是“窗”。透过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的便利与柔性,看到校方优化管理的诚意与智慧,看到百廿北大的常新与俱进。进北大“刷”下脸,又有何不可? 颜云霞

  乙方

  “刷脸入校”,是无形的门槛

  从大学门前直白的“限外令”到如今温和的“刷脸入校”,技术外衣的包裹下,内在的价值取向其实没变——依然是封闭而排外。

  大学不是公园,但大学也不是私家庭院。国内许多高校围墙高耸、安保重重,校方把限外的原因归结于安全考虑,担心太多的游客破坏校园安全环境,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然而高校的“围墙”真能带来校园的安全吗?实体围墙的安全更多来自心理上的安慰,就算“刷脸入校”,也不能精准分辨好人与坏人,不是吗?校园的安宁有序,更多的需要大学内部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与游人多少并无必然联系。

  大学之大,在于其自由开放的大学精神。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大学均没有围墙,也不乏游人参观。一些学校会定期组织开放日活动,由导游或教授进行专业讲解。他们认为,与其让家长、学生盲目参观,不如有意识地展示自己。开放的校园,也代表着其开放自信的思想态度与办学理念。许多人曾津津乐道北大“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学术惯例,蹭课曾是北大等名校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一所大学连校门都不敢开放,又谈何自由开放的大学精神?

  国内高校要勇于“破墙”,拆掉横亘在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这里,要拆除的不光是坚固的有形之墙,更是各种思想、观念和制度上与社会隔绝的无形“围墙”。拆掉“围墙”,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与支持——大学可以与毗邻大学之间形成合作共通的格局,让学术资源的分享和校园人才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大学可以利用与科研机构之间近距离的优势,建立诸如斯坦福与硅谷的“伙伴关系”;大学可以与周边社区相互融合,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鸡蛋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大学自身修炼内功,主动拆掉“围墙”,才能自信地迎接更多的人走进校园。同时,大学开放不可能孤立于社会,全社会共同协力,才能让大学“破墙而出”,更好地融入社会。 杨 丽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