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前沿 > 评论园 > 正文
以庄严的仪式感投入春运服务
2018-02-07 09:59:00  来源:新华日报

  评论园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见面的招呼语都会是“什么时候回家”而不是“回不回家”。我们为什么要回家?拿上年终奖,探望父母,给孩子发发压岁钱,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家”就是理由。和祖先们不一样的是,他们过年才能享受到的东西,现在我们随时都能享受。

  “年味淡了”的讨论已有多年,原因并不复杂。春节是农耕节日,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农耕文化的很多仪式都失去了土壤。作为农耕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最传统的“年味”必然会淡下去。但是,“回家”这两个字一直都没变,也变不了。特别是科学技术已经把空间距离大大缩小、从南京到北京仅仅需要“两个时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依旧坚持在春节的拥堵中回家,是因为回家的目的就是“回家”本身。

  当做一件事情的目的就是这件事本身时,这件事就可以称之为“信仰”。说中国人缺乏信仰的人,其实都对文化的本质缺乏了解。与西方“民族国家”的国家概念不同,中国的国家概念来自文化共同体。看看国外媒体对春运的形容吧: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中国人的集体“行为艺术”……正因为理解不了回家的文化含义,所以他们才是“老外”。

  所以,我们必须感谢不辞辛劳回家的人们,正是他们守住了中国人最为诗意的信仰,这种信仰的维系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绝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每个人来讲,回家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而对中国人这个整体来讲,回家是一种庄严的仪式:通过包括这个仪式在内的众多共同的文化行为,我们建立共同的信仰,彼此认为“同胞”,由此奠定国家的根基。外敌入侵、积贫积弱的年代,这些仪式都顽强不灭,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崛起复兴的曙光,那么就更应该呵护好她。

  所以,我们需要以对待信仰的热情来对待春运中的人们。春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不能仅仅当作“技术问题”,而必须赋以人文关怀。从这个意义上讲,以庄严的仪式感去保障春运,保证回家的路不危险,回家的票不难买,回家的心情不添堵,对每个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一种特别重大的责任。

  最近有一条消息说,中石化将为广州的返乡“摩托大军”提供10000个免费加油的名额。企业这样做或许有其他目的,但是客观上就是保护信仰的一种人文关怀。我们希望这样对春运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多,让我们的信仰越来越牢固——这其实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句话,阐述的正是这个深刻的道理。 李 军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