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最新推荐 > 正文
创新需要正确的“思维方法”
2017-01-19 09:11:00  来源:新华日报

 

  有关“思维方法”等概念,已有专门的学者去研究。我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可能和其他学者有所出入,但这种“思维方法”在我的研究中确实发挥了作用。

  恰当地评估自我能力和可以掌控的范围。有些人有头脑、能力强,思路清晰、帷幄自如,是在宽广的范围内具有掌控能力的帅才,而有些人掌控的能力和范围就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掌控范围,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根据社会、环境和自身“能力与范围”等多因素潜心思考后所确定的目标,是最容易实施的,所以我把“能力与范围”作为确定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基础根据。大学选专业时,只有我一个人是自愿学火炸药的。这些年来,我很满意这一选择。对我,这是一个“社会需要、个人前途可能更灿烂、有能力胜任”的最佳选择。

  “选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它是做学问的要点。在“选题”时我认真考虑“能力与范围”,并形成选题原则: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在选题之初,就应将课题置于自己可以掌控的“能力与范围”之内。课题研究中,随时约束自己的行动,舍得丢弃。尽量减少和限制自己的社会、业余活动,对课题精心、执着、顽强地攻难关。

  求本与拓展—收敛与发散的思考。华罗庚曾说过,“读书是从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可谓至理名言。读书是取其精华的过程,读书不一定要记住全书的内容、甚至每一句话。但每读一次,要更接近其本质,理解其内涵、掌握其要领。

  在名师的教导中,我逐步形成“追求本质”的思考习惯,提升了“求本”的能力。平时,我注意思维方法的锻炼。对一个事情或者别人的一段话,都注意在众多方面的因素中,找到它的核心,并设法用几句话道出它的本质。在课题研究中,我就凭照“求本”的思路,一步一步试验验证效果、揭示事物本质。

  在追求本质过程中,我的思想从不空白。有很多问题就是在潜心的思考中得到答案的。“求本”要有执着的精神,忌“轻浮”。有一些“很聪明”的同事,经常提出一些新的思维和似乎有价值的观点。常在研究高峰期间,突然提出更动人的见解和新的方向。他们立志快,转变快,回头看,其业绩平平。学术方向上的游摆和轻浮是和“求本”与执著的科学精神相悖的。

  既要收敛思考、“追求本质”,也要 “拓展”、发散思考。对于我这样的“教学与研究型”的治学人员,可以将推理与拓宽作为 “追求本质”的后续工作,把点上成果拓展为面上成果,进行“拓展”式的转化。

  “为什么与怎么做”的思考方式。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很多人把它作为思考问题的一种方式。“为什么”有导向性、有启发性。应用它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查找事物的本质。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即“十万个为什么”。问过和思考过后,一方面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是对问题的理解也愈加集中和深入了。

  “为什么”之后,过程往往还没完结。这时还要问“它还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比它还好?”“怎么做才能比它更好?”要对事物本身提出怀疑或否定,也就是在“为什么”的基础上,上升到 “怎么做”的层次。我将这种方式称为“为什么与怎么做”的思考方法。

  在学习和研究中,我和学生曾一起用这种思考方式,发现一些现象,形成一些发明专利。其中,在“为什么与怎么做”的模式中,“怎么做”是尤为重要的。往往在“怎么做”的思考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概念,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什么”的思考方法主要是理解和认识型的思考方法,“为什么与怎么做”的思考方法是创造型的思考方法。我的20多项发明专利,多数是在创造型的思考中形成的。因此,我也在教学中,常用“为什么与怎么做”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王泽山   编辑:韦轶婷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