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最新推荐 > 正文
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关系的三大特性
2018-07-24 10:03:00  作者:杨明伟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所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这段话内涵极为丰富,从理论高度上点明了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关系的三大特性:人民性、统一性、主体性。

  人民性:“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人民性。改革开放是中国十几亿人民自己的事业,是代表人民的。改革开放的发生和发展,从来都不是别国、别人强加或外加给我们的,而是中国人民、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要。因此,人民性,既是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建立在人民自身事业基础上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之所以不断取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抓住这个事业的人民特性,把住了时代的脉搏特别是人民的脉搏。正因为把改革开放作为人民的事业,人民才真心拥护。

  既然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就必须照顾到人民自身的觉悟程度,同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人民、教育人民的方法。在人民事业中,首先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要学会做群众的学生;先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对于在改革开放这一人民事业中当学生和当先生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也专门作过阐述,他特别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并提醒我们,在实现人民自己的梦想这个重大问题上,党的干部要处理好做群众先生和做群众学生的关系。真正悟透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后,就能够真正把自己放到“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统一性:“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

  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充分说明,党的主张与人民主张是完全一致的,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人民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人民的主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也就是说,这种人民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性,既是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决策、主张,与人民群众的诉求主张始终是一致的。这种统一性或一致性,至少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或调整,始终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因此提高改革开放决策的科学性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是高度一致的。二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永远不与群众脱离是一回事,因此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高度一致的。党的领导越是得到加强和改善,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就越能得到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思考进一步深化改革问题时,特别重视这种统一性或一致性,强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强调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须臾不能与人民相脱离,必须彰显和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和主人翁精神。

  主体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

  准确把握主体性,是认识和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又一把钥匙。探寻中国当代历史发展的规律,特别是探寻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前进的规律,既要关注其中的客观性因素,又要关注主体性因素。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群众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实践的主体这个角度看,主体性,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根本特性,也是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特性。

  在观察和思考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主体性问题,他认为,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主体性、客观性的原理,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在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发展中主体性的关注,是习近平总书记观察和思考改革开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人民主体思想,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这一本质明确规定了我们党必须把人民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最终实现以人民全面幸福为根本特征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执政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要把党的治国理政思想决策扎根在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他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执政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治理活动,都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治国理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使各方面提出的真知灼见都能运用于治国理政。”正是基于对人民主体性问题的强烈关注、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确立人民观点、牢固站在人民立场,强调我们党只有扎根于人民、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取得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才能走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长征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得更加全面深刻,充分反映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也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理论阐述上的一大亮点,为我们从人民主体性视角理解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和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理论基点。这种从主体性视角表达出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发展思想、执政理念,既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鼓舞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的一种宣言。这种鲜明地表达出来的人民立场和人民观,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定运用和创新发展。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王逸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