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新论 > 最新推荐 > 正文
民为邦本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
2022-11-29 15:08:00  作者:莫砺锋  来源:新华日报

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创造力量的民族。众所周知,火是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腊人认为,火种是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来馈赠给人类的,而中华的先民却认为,这是他们中的一员——燧人氏自己发明的。这典型地反映出中华文化与古代西方文化的精神差异:古代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天上的神灵,中华的先民却对自身的力量充满了自信。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人间的英雄和氏族的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女娲等人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等人物,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木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神话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中国的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实则是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既然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尚书·泰誓上》说:“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群的最大多数当然就是“民”,他们是组成民族和国家的基本元素。在人类脱离群居杂交的原始社会以后,生活和生产的基本单位就是家庭。对于很早就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形态的中华民族来说,更是如此。在“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中国古代,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人们因血缘而组成家庭,再由家庭组成家族、宗族,进而组成社会、构成国家,这便是中华先民对人类社会形态的基本认定。所以,“民为邦本”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先民们的集体观念,是先民们最早认定的政治理想。

从文献记载的角度来看,“民为邦本”的观念产生于公元前的太康时代。在早期儒家经典《尚书》中记载了当时的《五子之歌》,歌曰:“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古人对夏朝走向灭亡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民本思想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在这个基础上,稍晚的周公提出了“保民”这一重要思想。周公认为要延续周朝的统治,不重蹈商朝的覆辙,就要“保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民为邦本”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孔子指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意即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孟子更为具体地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下》)先秦的诸子百家也都认识到这种思想的重要性,《荀子·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水与舟形象地比喻国家成败与民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后来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对此十分赞同,经常引用,并且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民为邦本”的思想深入人心,以至于留了不少历史故事,例如在战国时代,有一次齐国的使者来到赵国,当时实际掌握赵国政权的赵威后接见使者,还没来得及拆开国书,便向齐使发问:“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悦,责问说:“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赵威后回答说:“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详见《战国策·赵策》)清代学者唐德宜评论说:“前一问深得‘民惟邦本’意,后一问深得‘为政在人’意,不料战国时母后有如许大学问!”(《古文翼》)其实赵威后的一番话语不一定是“如许大学问”,而是“如许大见识”。

更值得注意的是,不但是身居统治阶层的赵威后有“如许大见识”,连身处社会下层的民间女子也不例外。《列女传》中记载了春秋时鲁国民间的一位普通女子“漆室女”的故事。漆室女超过出嫁年龄仍未嫁人,倚柱而啸,就连平日与她要好、来往较多的“邻人妇”也误以为她是为出嫁一事内心极度痛苦所致。然而真正让她忧虑的是,“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联系到“鲁君老悖,太子少愚”这个事实,那么她的忧虑就不是杞人忧天了。家不能一日无主,国不能一日无君。“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灾难。漆室女之忧何其确也。由此可见,“民为邦本”决非仅仅是古代中国的统治阶层出于管理国家的政治策略,它也是普通人民出于自身利益的价值判断。

由于“民为邦本”是古代中国的国家管理人员与被管理大众的共同价值观念,经过双向互动的意识交融,便达成全民共识性质的国家认同。它不但是中华文明早期的优秀政治经验,也为后代中国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和平时代,它能引导人们同心协力建设国家,所以“民为邦本”的观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并努力继承。

(作者为江苏社科名家、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