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悦读 > 最新推荐 > 正文
知识创新应置于创新经济的首位
2017-03-09 09:22:00  来源:新华日报

  如果不从技术的视角、企业的视角认识创新会有什么不同?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领衔创作的新书《创新经济学》,首次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和研究创新,为认识、发展创新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江苏学人

  “创新”是当今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这不仅因为它居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之首,且渗透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更重要的是,创新是决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途与命运的因素。

  有权威专家认为,马克思是最早提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的。而创新(Innovation)这一概念,最早则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彼特在上世纪20-30年代提炼出来的,他的“创新是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的观点,也为社会广泛熟知。可见,创新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进入中国,并在中国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经济、创新驱动等,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概念。随着国内外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将我国经济由资源依赖、投资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的战略,新常态下的经济必须是创新经济。

  在中国,创新经济的道路怎样才能走得更好,这是一个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大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教授的新作《创新经济学》,从经济学理论的视角直面创新经济实践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进行理论探讨,为认识创新经济、发展创新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从经济学的视角认识和研究创新,与从技术的视角、企业的视角认识创新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重要但也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应该承认,在我国提出创新和推进创新是建立在问题导向基础上的,即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和保持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发展创新经济。但是,由此也产生了工具主义的问题,即只是从创新应用的角度,就创新的具体形式特别是就技术创新的方式进行分析,忽略了创新内在、深层次的内容。而本书以创新为基本范畴形成的创新经济学,将创新过程和创新经济看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对创新理念、创新规律、创新主体、创新机制和创新体制的分析研究,从规律上深化对创新经济的认识,以使创新活动更为自觉、更加科学、更可持续。

  创新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一般认为,创新是从新技术的第一次应用开始的。而本书作者则认为,创新的源头是知识创新,由知识创新—科学发现—研发孵化—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产业化这一过程组成,正是这一创新链,构成了国家或地区的创新体系。从世界现代创新的实践看,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极其重视创新体系的构建,原因是,在上述创新链的许多环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由“市场失灵”等原因导致的创新“短板”。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确定创新导向的发展战略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发现创新链的“短板”,这样,我们的创新才不会出现简单模仿,创新战略才会符合本地区实际。尤其是要克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接不畅的“短板”。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创新成果产业化问题,尤其是关于“在攀升全球价值链上对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论述,提出了创新的主要方向是全球价值链的提升。无论从国家、地区还是企业层面,如果缺少大的创新方向,也可能形成一定的创新成果,但很可能是不可持续的。只有站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才可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优势。作者所提出的,建立以我为主导的价值链,利用我国原创性创新成果推动产业创新,应该是今后创新经济的方向。

  知识创新是创新的源头,使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重大的产业创新,一定是建立在重大的理论突破基础上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别人的理论突破后“搭便车”,这样似乎成本比较低,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走的就是这条道路。而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陷于长期萧条,重要原因之一也应在此。因此,我国要想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必须克服短视思想,将知识创新放在创新经济的首位,集中国家的力量,力求在一些关键领域得到突破,从而构建其科技进步的坚实基础。知识创新不应该只限制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领域,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社会科学知识的创新对发展创新经济同样非常重要。例如,在现代社会,仅有新技术不一定能形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关键还要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建立合适的商业组织,而这就与社会科学知识创新有关。

  创新组织是本书关注重点之一,也是发展创新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者提出,应该根据自主创新的阶段,确定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离市场越近的创新阶段,市场机制作用越大;离市场越远的创新阶段,应该更多发挥政府的作用。而要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必须实现两个转型:一是推动大学的知识创新向下延伸到孵化阶段;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能停留在接受新技术的阶段,而应主动向上延伸到孵化阶段。这样,就可能形成大学与企业的共有平台,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创新效率高低决定了创新资源的配置效果,只有能够激发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提高创新经济的成效。本书提出的从三个主体入手提高创新效率的观点是有启发意义的。一是强调企业家在企业创新效率提升中的决定性作用。科教资源丰富地区创新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技型企业家。科技型企业能够正确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能够构建科学的创新组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二是提出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人是创新的第一主体,只有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供给,才能真正驱动创新。三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发动者首先是政府,只有涉及基本利益关系的顶层设计得到解决,才能调动创新相关者的积极性,开通创新的通道,提高创新的效率。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蒋伏心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