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悦读 > 最新推荐 > 正文
一代大师的眷念与记忆
2017-05-18 10:04:00  来源:新华日报

  汪曾祺

  书与人

  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因病在北京去世。在汪曾祺逝世20周年之际,由跟踪、宣传汪曾祺长达40多年、汪曾祺研究会会长陆建华先生主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梦故乡》问世。这部作品共70万字,900多,基本囊括了汪曾祺生前写下的、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散文、文论和诗联,另外特地收录汪曾祺给高邮亲友的书信51封,其中有不少信件为第一次公开发表。

  汪曾祺不止一次在谈创作的文章中写道:“我的小说背景是:我的家乡高邮、昆明、上海、北京、张家口。因为我在这几个地方住过”。对这几句话,陆建华一直这样理解:汪曾祺把家乡高邮排在第一位,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爱恋,他的以家乡为背景的作品,代表了他一生创作中的最高成就。甚至可以说,没有如今人们已耳熟能详的《受戒》《大淖记事》《异秉》《岁寒三友》等这一组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汪曾祺很可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声誉和影响。

  汪曾祺总是以深深的敬意、挚诚的感情,把故乡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市民百姓作为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他们中间有《岁寒三友》中做生意的王瘦吾、陶虎臣,有《三姊妹出嫁》中卖馄饨的秦老吉以及他的分别为皮匠、剃头的、卖糖的三个女婿,有《受戒》中的一群和尚,有《大淖记事》中的锡匠和挑夫,连唱戏的、渔人、瓦匠、地保、屠夫,也成了汪曾祺作品中的主角。他的作品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也不过是《徙》中的中学老师高北溟,和《鉴赏家》中被称为“全县第一大画家”的季匋民。汪曾祺把这些普通的市民百姓作为自己作品中的主体进行描写时,真正觉得这些家乡父老朴实如大地,坚韧如松柏,真正地可敬可亲。

  汪曾祺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作品之所以获得交口称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品中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风俗画描写,汪曾祺因此而被称为“风俗画作家”。汪曾祺说过:“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写风俗,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写人。因此,汪曾祺在作品中既把风俗作为人的背景,更注意把风俗和人结合在一起。

  汪曾祺1920年出生于高邮城镇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他自幼好读书,受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小学、初中阶段就表现出爱好文学的倾向。高中期间,为了躲避抗日战争战火,居住在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那也是小说《受戒》里的小庵。

  1939年,19岁的汪曾祺离开高邮出外求学,报考西南联大,从此一别家乡42年。在这42年中,汪曾祺无时无刻不思念家乡亲人,但他有家回不得。解放前,战火连天,关山阻隔;解放后,由于政治、社会的因素,故乡对他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直到改革开放到来之后,他才于1981年10月,应高邮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堂堂正正回到高邮访问探亲。此后,又曾于1986年秋、1991年秋两次回高邮访问、探亲。这三次回乡访问,既圆了汪曾祺的思乡之梦,也抚慰了他长期漂泊异乡历经沧桑的心灵。

  粉碎“四人帮”之后,年过花甲的汪曾祺迎来了他个人创作史上的辉煌时期。1980年5月,他重写了小说《异秉》,同年十月,具有经典意义的优秀小说《受戒》在《北京文学》发表,接着,《大淖记事》《岁寒三友》《徙》等相继问世,汪曾祺的这些作品都是以故乡高邮的旧生活为背景。自1981年后,汪曾祺新作不断,人们把自成一体的汪曾祺作品称之为“汪味”小说、“汪味”散文,在新时期文坛形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在这些作品中,家乡情结是促使他创作井喷的重要因素。

  《梦故乡》书名是汪老亲笔所写。1993年10月,陆建华陪同江苏电视台“文学与欣赏”栏目的编创者们到北京汪老家采访,拍摄了后来成为唯一一部保存有汪曾祺本人形象和声音的纪录片《梦故乡》。那天,汪老亲自下厨,烧了几道拿手菜,招待已连续三天紧张拍摄的小同乡。吃饭前,汪老应邀题写片名。他那天兴致很高,在那间仅约十平方米的客厅兼饭厅的一张普通木桌上,铺开纸,执笔略一思索,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了“梦故乡”三个大字,潇洒飘逸,酣畅淋漓。 王 鑫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