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建设以人为本的温情城市
2017-09-20 10:11:00  作者:章寿荣 岳少华  来源:新华日报

  城市发展要融化钢筋水泥玻璃的冰冷,流淌出爱心与人文关怀的温情之美。城市发展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着力在社会治理、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建设、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打造智慧城市。一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社交网络,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快整合民生领域服务内容,提升公众幸福感;在医疗、教育、社保、民政、交管、出入境等领域,运用移动互联网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主动、均等、便捷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二是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指标齐全的社会治理基础信息平台,以人口基础信息为核心,借助居住信息系统、就业登记信息系统和房屋出租管理系统,整合违法犯罪信息、网络舆情信息、公共卫生信息、环境状况信息等多种信息源,提高新形势下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对海量的实时数据进行掌握和挖掘,通过主动搜索等方式追踪热词,将分散的小概率事件有序关联起来,突破“信息孤岛”限制,把握数据中蕴含的规律性、倾向性问题,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培育城市文化基因。人们创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城市的历史文化也陶冶着城市人的精神。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曾指出,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身独特的城市精神。此外,城市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要以道德来涤荡心灵,引领崇德向善之风,进而树立现代公民的精神向度,塑造宽广的城市胸襟,打造温情城市。

  促进常住人口有序市民化。逐步淡化大城市户籍附带的公共福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强化输入地政府属地管理责任,重点推进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立足本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重点开展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投入。探索建立以常住人口作为财政分成依据来调整省与市、县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解决各地政府城市流入人口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增大问题;建立农业转移人口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从省级层面成立农业转移人口专项补助资金,对吸纳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补助建设资金,支持城市建设更多面向流动人口的社区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

  构建良好的温情城市生态系统。一方面,无障碍公共设施是城市文明程度重要指标,必须增加地下通道、商业街道、商场、小区、公共厕所等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公共设施的布局,让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出行无忧。另一方面,在城市管理执法中,要把以教育为主的“软”力量和以执法为主的“硬”措施相结合。例如,“礼让斑马线”已成为对外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对于主动礼让者应树典型弘扬正能量,对于违反规则的不文明行为应予以严惩。此外,我们的交通宣传部门还应该呼吁市民和行人在享受礼让的同时,也给司机们多一份理解,一份善意的回应,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完善城市发展公众参与评价机制。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规划部门或企业应当采用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如报纸、新媒体等发布公告,向公众公开征求对城建项目或规划的建议和意见;应当按照公开性、平等性、广泛性、代表性的原则,考虑职业、知识背景、表达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被征求意见的主体,征求公众意见应采取公众意见调查、专家咨询、座谈会、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在监督问责方面,重视自上而下考核的同时强化自下而上的考核,即发挥群众、新闻媒体与社会组织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遏制主政官员在城市建设与治理中的短期投机行为。

  (章寿荣为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岳少华为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社会学博士)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