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智库 > 最新推荐 > 正文
高质量推进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
2021-10-19 10:39:00  作者:陈英武  来源:新华日报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京市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国家批复的第一个都市圈规划,这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建设上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在都市圈协同发展中,产业协同发展历来是重点难点。高质量推动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打造跨区域产业合作典范、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成效初显

南京都市圈是连通中东部两大板块、衔接江淮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在长江经济带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020年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达4.2万亿元,占全国4.1%;人均GDP达11.8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近年来,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产业各具特色优势。南京的智能电网、软件信息、集成电路等产业处于全国前列;扬州的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等优势明显;镇江的新材料、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淮安的绿色食品、芜湖的汽车制造、马鞍山的特种钢材、滁州的智能家电、宣城的新能源以及常州溧阳、金坛的电力设备、新能源、生态旅游等特色鲜明。各市积极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产业绿色化发展不断推进。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都市圈目前有国家创新型城市5个,高等院校100余所,国家重点实验室30余家,国家高新区6家,以及众多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近年来,都市圈致力于打造科技资源共建共用共享平台,推进圈内城市加强产学研创新融合,创新成效不断增加。《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显示,南京创新能力指数位居72个城市第4位。常州、镇江、芜湖、扬州、马鞍山分列第16、21、25、34和38位。

集聚格局逐步显现。都市圈各城市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发达的要素资源加强产业协作分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逐渐形成了扬子江产业带、皖江产业带、宁杭生态产业带等较为发达的制造业聚集带。南京按照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对集成电路、智能制造装备等8条产业链进行强链补链,产业地标集聚特色更加鲜明。目前,整个都市圈在新型电力装备、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龙头企业实力较强。南瑞集团、南高齿、埃斯顿、亚威机床、鱼跃医疗、奇瑞汽车、埃夫特等企业引领行业发展。南瑞集团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优秀的IT企业,是国际知名的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埃斯顿是国内领先的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供应商。鱼跃医疗是国内家用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奇瑞汽车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整车900万辆。

加快构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机制新体系

目前南京都市圈产业能级、产业协同等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都市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2020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为1.48万亿元,低于苏州、杭州、成都、武汉等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和带动力较弱。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产业协作需要省市县等多个层面协调,合作难度较大,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和常态化协调协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新发展阶段,南京都市圈还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协同融合,不断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全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积累经验。

建立高效协同的工作推进和政策协同机制。建议成立“南京都市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常态化协商机制、政策协同机制,尽快研究制定“南京都市圈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重点行业规划。探索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地间经济指标分算机制、税收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按照“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利益分享模式,加强都市圈内税收优惠政策协调。制定落实优先承接发展和引导优化调整的产业目录,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都市圈产业协同格局。苏皖两省发改、工信系统、智库机构可牵头成立“南京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联盟”,长期系统跟踪南京都市圈产业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区域产业体系。尽快梳理一批优势产业链,围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节能环保、新材料等重点制造业,以及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按照“八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即每条产业链确定一位首席专家、培育一批发展支撑机构、明确一个专业化智库单位、建设一批发展园区载体、打造一个供需对接平台、梳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形成一个专属政策组合包、建立一张关键核心技术短板长板动态表),建立议事协调例会制度,协同推进优势产业链卓越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构建协同开放的产业创新体系。支持南京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都市圈各市产业创新发展积极赋能。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领域,由各市龙头骨干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关院校科研资源合力共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及创新公共服务。构建南京都市圈产业创新成果对接转化平台,建立跨区域成果快速转化通道。鼓励联合创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共建共享,联合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

构建先行先试的要素保障体系。探索都市圈人才共享共用制度,破除人才流动地区差异和壁垒,建立完善以社保和居住年限为核心的统一的都市圈人才积分制度和落户制度,推进积分互认、政策共享和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探索成立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共同发展基金以及联合投资开发机构,重点投向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创新体系、公共服务和信息系统等。通过贴息贷款、设立基金、税收补贴、完善考核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加大对都市圈内企业技术改造与产业创新等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统筹协调产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协同可持续使用。

(作者为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