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走访要用真情,落实要用真心
2017-03-23 09:27:00  作者:陈向阳  来源:新华日报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全省上下正在大力开展“党员干部大走访、‘两聚一高’大落实”活动,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须要求,也是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的现实需要。省委书记李强强调:开展这项活动,要突出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中把我们的决策部署,一项一项地落实到位,把江苏事业发展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从我们在各地了解的情况看,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各地群众、各类企业对开展这项活动普遍欢迎,一致认为方便了群众、温暖了人心。一是反映问题更方便了。有老百姓说,以前反映问题确实不方便、有难度,现在干部下来了、电话留下了,我们有事能找到人了,有困难能反映上去了。靖江市有个下岗后摆小五金修理摊的聋哑人,家庭经济负担重,走访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帮他争取了5000元创业资助。二是想了解的政策送上门了。有些企业反映,现在政策出台多,但没有专人负责收集对接,有些扶持政策很难了解到位,在与走访干部交流后,还真是长了不少见识。江苏新源源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原来不知道人社部门可以免费提供人才招聘服务,现在请求走访干部今后组团招聘人才时一定要通知他们参加。三是一些问题得到解决了。过去有些群众身边的小难题,由于没有人牵头反映,大家只能天天忍着。泰州市不少市民反映,高港到泰州市区的11路公交车班次少、候车时间长。泰州市交通局了解情况后,向公交公司提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即知即办要求,当天就解决了群众乘车难题。四是党员干部更贴心了。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能把你当恩人。去年除夕,盐城市委书记、阜宁县委书记专程到阜宁县“6.23”灾后临时过渡立新安置点慰问走访,与受灾农民一起吃团圆饭,老百姓念念不忘:共产党好啊,这么大的干部陪我们农民过年!常州市旅游局的一位干部到农村走访一个小企业,离开不到一个小时就接到企业主打来的电话:“工厂办了好多年,还是第一次接待市里领导,政府对小企业这么关心,领导也没有一点官架子,我久久不能平静!”

  广大党员干部普遍认为,这项活动很有必要、很有意义。不少同志坦言,参加活动后,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大洗礼,基本上经历了被动介入、快速融入、主动作为、能动解决四个阶段。也有不少同志感慨万千:没想到我们的工作还有那么多不到位的地方,没想到企业家承受着那么大的压力,没想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有那么多的期盼。

  总体来看,党员干部参加活动都收获颇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锤炼了党性。一些普通党员,虽然自己有困难,但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却令人非常感动。靖江市城南办事处一位困难老党员,儿子车祸去世,儿媳改嫁,爱人患宫颈癌多年,自己重病卧床,生活非常困难,但他多次拒绝接受政府救济,一再强调:“比我更困难的人多了,还是把机会留给别人吧!”二是密切了关系。不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话就难以说到一块,心就难以连在一起。有一位参加大走访的同志说:只有党员干部多吃点苦、多受点累,迈出步子下去走、躬下身子耐心听、俯下身子补短板、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畅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才能铺好高水平全面小康的高速路。三是掌握了实情。有同志愧疚地说:过去一段时间,自己与老百姓的距离确实变远了,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了解确实变少了,满足于在网络上随便翻翻、从别人写的调查报告上大体看看,群众观念有所淡薄,担当精神有所下降,服务群众有所被动。这次活动既有形式,更有内容,倒逼自己与群众多接触,对企业状况和群众疾苦确实有了更真更实的了解。四是增长了才干。有些同志说:基层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能量。有些80后、90后机关干部,既非出自农门,更没干过农活。参加活动后,他们建立了与农民的感情,学到了农村工作的方法。也有同志说:农村问题有的相当复杂棘手,大走访中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很受锻炼,提升了工作能力。

  “党员干部大走访、‘两聚一高’大落实”活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正在向纵深加速推进。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对照省委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督查考核,坚决做到干部参与全覆盖、居民企业全覆盖、发现和解决问题全覆盖。这项工作的主体是市县乡镇,省级机关部门也要经常带着责任、带着问题走下去,特别是要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集中走访与日常走访相结合、专项走访与综合走访相结合、线上走访与线下走访相结合,坚持工作与活动两兼顾、两促进。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问题建档入库、分类汇总,实行动态管理、定期销号,确保企业和群众提出的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交代。

  (作者为省委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