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大走访,访出了信任访出了思路
2017-03-23 09:28:00  作者:刘海红  来源:新华日报

 

  对宿豫来说,“两聚一高”重点、难点在乡村,优势、突破在生态。按照省委、市委部署,宿豫全面开展“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

  带着情怀走访,让干群更加密切。大走访采取“入户走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大家主动走进乡村、走进农户、走进田头,近距离地了解农村现状、倾听农民心声,不仅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也找到了工作薄弱环节。最困难的人,是连反映自己困难的能力都没有的人。我在走访中遇到两户家庭,一户是两位老人带着病残的儿子和上学的孙女,另一户家庭是病残的父亲、智障的母亲和上学的女儿。尽管低保政策为他们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但是一点风吹草动就可能动摇孩子求学的信心。通过走访,针对低收入农户中因病、因学致贫占比高达42.8%的情况,宿豫研究出台健康扶贫和扶贫助学工作方案,区财政每年拿出4300万元,用于5.48万低收入群体现有政策外的健康体检、医疗救助、扶贫助学,最大限度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带着问题走访,让发展更有温度。开展“三进三帮”活动,目的是通过摸清农户的家底子,选准增收致富的好点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走访中我们关注到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农村土地资源闲置问题突出,有14.5%的农村房屋常年无人居住。二是人口集聚趋势非常明显,在城区、集镇区和新型社区购房的农户,约占全镇总户数的75%。三是农业结构调整、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程滞后于人口集聚,全区仅有20%的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多数农户倾向于选择传统的一家一户、一稻一麦种植方式。四是农民家门口就业渠道不多,农民家门口就业2万多人,但还远不能满足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需求。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按照项目化的思路拿出了一揽子举措:一是加速特色产业集聚夯实富民增收基础,在产业富民上下更大功夫,同时加快完善创业载体基础配套,聚焦“四大主体”,聚力“五小创业”,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二是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动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适度规模经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种植、定购定销等方式,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深化和京东集团的合作,在宿迁馆的基础上策划“东哥的家乡礼”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宿豫的农副产品及乡村旅游拓展销路。三是出台鼓励农民进城入镇集中居住政策,最大限度盘活农村休眠的资产。四是探索一揽子解决集中居住、公共服务、增收致富的城乡统筹新路径,在六塘河沿线,打造生态经济的示范和样板。

  带着责任走访,让幸福更富质感。思路很重要,落实更关键。如何让决策尽快落地,让项目尽早惠民,让帮扶见到实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比如走访发现,农民对区里出台的“进城入镇”政策理解存在偏差,那就要创新宣传方式,引导农户改变思维方式。春节期间,利用外出人员集中返乡时机,对规划集中居住的村庄,面对面答疑解惑,近期启动的关庙镇水汉村项目,五个村民小组273户,3天时间签约搬迁农户205户,230户选择进城入镇,无一例信访舆情。密集而分散的养殖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宿豫推进分类整治,已完成54家规模以上养殖场污染整治,今年上半年将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定位,宿豫积极稳妥推进体制机制优化创新,探索实施乡镇差别化发展、特色化考核,加大富民增收、生态创建考核权重,以考核重心调整倒逼发展转型。

  大走访,访出了信任,访出了思路,帮出了成效。今后,宿豫将进一步聚焦生态富民、特色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带着情怀、带着问题、带着责任继续前行,真进真帮,长效常帮,让“三进三帮”既有热度、更具温度。

  (作者为宿豫区委书记)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