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塑造好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
2018-06-12 09:06:00  来源:新华日报

  声 音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常州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以“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开放迈新步,发展高质量”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大讨论中,我们围绕省委提出的把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进一步塑造好,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全省前列的要求,从国际视野、聚焦问题、社会发展规律三个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对标德国等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进一步明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努力方向。

  常州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明星城市,创造了国内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辉煌。讨论中大家认为,对照全省党委中心组学习会精神和娄书记来常州调研讲话要求,常州在新时代打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必须破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一是破除盲目乐观的自满思想。虽然常州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太阳能光伏、石墨烯等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与德国、日本等制造强国及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产业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够高,高端供给仍然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还存在大而不强、结构不优、发展粗放等问题,工业化的地位还没有做到自主可控,缺乏具有全球统治力和话语权的品牌和企业。二是破除不敢攀高的畏难情绪。常州在探索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起步较早,形成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但是与深圳、苏州等先进城市相比,科教资源不足的态势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上不舍得花本钱,在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和产学研合作上力度还不够大,科技创新的聚变裂变效应释放还不明显,没有在产业高原上尽快形成产业高峰。三是破除路径依赖的思维定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常州奠定了扎实的工业基础,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但面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与广东、浙江等工业互联网发展强劲的地区,特别是与南京发展智能制造、无锡发展物联网相比,更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制造业加快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更好发挥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基础性、基因性作用。

  为此,常州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要求,进一步在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上解放思想,拓展视野、对标先进,夯实优势、补齐短板,围绕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产业自主可控、两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强劲、人才支撑有力的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

  首先,加快培育自主可控的支柱性产业集群。从全球范围看,只有建立具有领先技术、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才能够有效集聚产业链资源,形成主导权和话语权,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带动作用和决定性支撑作用。常州将立足现有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聚焦重点、强力攻坚,在高端装备、太阳能光伏、石墨烯等领域打造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印刷电子、传感器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把研发制造整机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牢牢抓在手上,鼓励优势企业加快国际化经营,增强布局全球市场、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着力打造产业高峰,把智能装备制造和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两大产业打造成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支柱性产业集群。

  其次,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常州近年来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航天云网、天合能源物联网、星星充电等领军企业。常州将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充分借鉴德国工业4.0的实践经验,策划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展会平台,深入推进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培育更多的上云企业、智能工厂,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更大力度对传统产业开展信息化改造,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供应、销售全过程,推动传统制造凤凰涅槃,尽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常州还将抓好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发展,布局好新经济集聚区,为建设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创造新动能。

  再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打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的核心所在。常州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向创新要先进生产力、向创新要核心竞争力。对标以色列、德国等创新发展实践,利用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区的平台优势,广泛开展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国际创新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筛选培育、利益共享、长效合作、中介服务和长效管理五大机制,全面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特别在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上,舍得花本钱、下功夫,倾力打造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努力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高效集聚资源要素,培育创新发展新引擎。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优先选项,破除第一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束缚,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支撑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说到底还是要靠高质量的人才作支撑。常州将立足实际,创新提升龙城英才计划,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建好筑巢引凤生态圈,打造创新创业大平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特别是进一步发挥常州职教名城优势,积极借鉴、推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建设江苏省高水平高职教育园区,争创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培育更多契合常州发展需要、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在全市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化技能龙城建设行动计划,加快企业首席技师队伍、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让更多优秀的龙城工匠脱颖而出,为打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汪 泉 作者为常州市委书记)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吴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