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思想周刊 > 政声 > 最新推荐 > 正文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三个维度
2024-06-27 09:00:00  作者:沈伯宏  来源:新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我们党在长期坚持“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又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机理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极大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更有力地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把握好三个维度。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高度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尽管两者产生的时间、空间和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但在诸多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立场观点相通是两者契合的坚实基础。从根本立场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人同自然万物自始至终都是有机统一体,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相统一。这些立场观点方面高度的契合性,为“第二个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命追求相近是两者契合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以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使命追求方面高度的契合性,为“第二个结合”创造了重要条件。品格特质相似是两者契合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漫长历史演进过程中,总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中不断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开放包容的品格特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可能。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突出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既不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扬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许、寄予厚望的“好地方”,在坚持“第二个结合”、拓展文化创新空间方面,有着许多生动实践。近年来,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继打造了运河三湾风景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等一批重量级文化地标,位于城市东南部的三湾片区由过去的“环境痛点”变为现在的“生态亮点”“旅游热点”“城市焦点”。同时,扬州将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一批百亿级的规模,“扬州园林”“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正在加速释放。“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民族文化对现代化的“自主适应”,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强劲引擎。“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既回答了我们“来自何方”,又指引了我们“走向何处”,从根本上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书写了人类文明谱系的中国篇章。

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鲜明实践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坚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深入把握时代特征,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频共振、双向赋能。必须始终坚持实践检验标准。新征程上,我们要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要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同时,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拓展。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特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阐释、传承和弘扬,要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为省委党校第2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一班学员,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徐羽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