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部署,对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总书记亲临视察、寄予希望的“好地方”,扬州将充分认识自身的禀赋优势和使命担当,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努力在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中展现更多扬州作为。
扬州将坚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论,在“看准了”的基础上“抓紧干”。要注重深耕“基础存量”,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充分认识扬州传统产业占大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于省均等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新与旧、立与破的辩证统一,在以新化旧、以立促破上下功夫,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传统产业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使其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要注重抓准“关键增量”,避免随波逐流、盲目跟风。准确把握扬州自身的功能定位、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做大做强“613”产业集群,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和锻长板、扬优势上下功夫,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要注重谋实“动态变量”,避免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科学分析扬州沿江、沿河各个板块的特色基础和发展所需,在规划引导、政策供给、要素保障、深化改革等方面精准发力、动态更新,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更加有效激发基层和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将把科技创新作为首选项,不断提升创新的浓度和贡献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科技招商,实施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次培育的创新矩阵。聚焦引优育强各类创新平台,主动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上海科创中心、南京科创圈建设,高标准建设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提升国汽轻量化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扬州)服务中心等平台创新研发水平,加快布局一批技术研发、中试生产、检验检测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着力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建强产业体系,夯实发展新支撑。产业是经济之本,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将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不断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扎实开展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坚持数字化改造、品牌化提升、电商化拓展、研发化转型并重,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东风,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网联,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系统推动“613”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招引链上总部型、龙头型、平台型产业项目及产业链核心关键项目,每年滚动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00个以上,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领军企业。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深化与国家未来技术学院等的合作,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氢能储能、元宇宙、零碳负碳等未来产业,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
加快绿色转型,塑造发展新方式。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农业等绿色产业,深入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重点行业碳达峰等行动,建立健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绿色制造体系。坚持以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光热产品、绿色消费类电器电子产品等消费,加强城镇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新活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我们将更大力度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着力增强扬州与国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对接,全面打造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联动、创新协同、人才交流、金融对接,让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在扬州汇聚。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重点外贸企业扶持行动、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行动和走进跨国公司总部行动,加快推进跨境电商“三大中心”、中欧(扬州)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聚焦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持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财政金融体制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健全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参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营商环境指数在全省位次前移。
壮大人才队伍,厚植发展新优势。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坚持以更宽视野招引人才,“一产一策”建立完善专项人才政策,优化“绿扬金凤计划”和“英才培育计划”,深入实施科创领军人才招引、青年科技人才托举等各类人才工程。坚持以更大力度培育人才,支持扬州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双一流”高校、扬州市职业大学专升本,创新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乡土型人才等各层次人才培育机制,深入开展“扬州工匠日”等活动,不断健全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更实举措服务人才,健全完善各类人才综合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才创业融资、人才公寓、医疗保健、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努力让各类人才在扬州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作者为扬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