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栏目 > 高校汇引用 > 中国矿业大学 > 正文
积极安全管理视域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
2016-09-26 15:54:00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积极安全管理视域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 

  (著作)成果介绍 

  作者:陈红、祁慧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本著作是作者在长期的中国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所形成的系统性创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 

   (1)深入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呈现的特征及现实煤矿企业以“监察”和“惩罚”为主要手段的安全管理体制、制度基础及实践特点与缺陷,探讨近30年间我国煤矿事故特征规律,发现了个体行为选择的“非对称”责任交换关系的存在以及“期望落差”的关键影响,通过对多个代表性煤矿企业近2000名职工的大范围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围绕个体对组织承担责任的现实认知和预期认知形成及劣化机制的科学问题,建立了达成稳定责任交换关系的行为解构分析模型。  

   2)采用多主体建模仿真方法,分别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策略的有限效用问题和制度结构的有限效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其呈现低水平状态的系统原因,得出了煤矿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渐入瓶颈的基本结论。1)针对煤矿企业现实安全管理策略及结构,建立仿真模型,通过设置与调整“限制性栅栏制度参数”,模拟现实情境下的系统行为涌现,得出现实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策略对不安全行为控制效用的有限边界,确定了典型不安全行为惩罚力度和安全监察人员配备的最优栅栏参数,并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一般性;2)论证了安全管理有界职权的失效特征,发现并提出了一类由责任主体开放所导致的根源于制度体系结构缺陷的多发性工作倦怠:群体性同化倦怠。基于内生安全产出水平与规制安全产出水平的比较分析,得出引发群体性同化倦怠的均衡条件,进一步构建理论解释模型,开发基于信息有限交互的矿井作业人员群体心理-行为-关系网络的演化仿真平台,首次证实了由于制度性致错诱因的存在,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在现有体制结构下呈现普遍“稳定的低效率”特征的必然性。  

    3)提出并对“积极(Positive)安全管理”理念及理论内涵进行阐释,建构理论框架。积极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全新视角,强调煤矿组织责任承担的主导性以及形成煤矿企业与员工双向责任下的高水平安全秩序,开拓了安全管理研究的崭新领域。 

    4)本著作相关研究工作已在 Applied Energy》(SCI)、《Psychological Reports》(SSCI)、《Safety Science》(SCI)等能源科学、心理科学、安全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权威期刊以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管理工程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中国矿业》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基于研究发现的群体性同化倦怠现象撰写的纯理论性论文在《Psychological Reports》上发表,并入选Scholarly Editions(2013)出版的“Issues in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Research and Practice”,标志着研究的理论创新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经《中国经济周刊》、《中国能源报》等媒体报道并被求是理论网、学习时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半月谈网、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网站、人民网、凤凰网等广泛转载,在政府决策支持和正确引导社会对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与神华集团、恒源煤电等大型煤企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推动积极安全管理实践应用,成效显著。 

    5)本研究对解决我国广泛性工业安全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陈红 祁慧   编辑:韦轶婷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