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历史 > 正文
把中外友好交往的故事讲透讲活
2017-04-25 09:05:00  来源:解放日报

  讲好中国故事,相当重要的一块是讲好历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故事。它不仅能够在中外人士之间产生共鸣,而且可以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资源。公共史学以其独特多样的表达方式,是新时期国际传播的有效手段,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载体。

  不同于学院派历史学,公共史学强调的是史学知识和史学技能运用于学术界以外的场所,包括政府机构、私人企业、大众媒体、各地的民间历史学会或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等。同时,它还鼓励公众参与到历史的解释中来,赋予他们解释历史和发出声音的机会。

  公共史学的传播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博物馆、纪录片、电影、动漫、图画、音乐等形式,并由此让公众了解历史、参与历史。例如,影像史学和历史影视作品传达历史以及历史学家的见解,给人一种更加直接的再现。又如,各国的历史公园、博物馆、文化遗址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历史兴趣。在与实物的触摸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一种历史的“在场感”,从而达到复活历史的效果。

  网络的兴起,更是为历史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媒体的双向互动、体验式传播,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接受历史观念的熏陶,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普通人的历史意识。

  故事本来就是历史的基本属性。英文的历史,即“History”一词中,就包括“story(故事)”。因此,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史学工作者责无旁贷。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做法,把中国故事特别是历史上中外友好交往的故事讲透讲活。

  要深入挖掘中国历史上中外交往中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题材。民心何以能通,关键是找到具有人类共同价值的题材来沟通,这就是所谓的“将心比心,人同此心”。

  例如,犹太难民在中国这一主题,一开始国际社会并不了解,但其内在具有的友善、宽容、人道等人类共同价值内涵,无疑具备对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一主题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宣传中的品牌,其展现的中国文化包容性和中国人民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赞赏。2014年,上海虹口区不仅将“犹太难民在上海”展览办到美国国会,而且吸引了6位美国国会议员及奥巴马总统的犹太事务顾问。他们抢着发言,赞扬中国的人道主义和中国人民的友善。

  由于这一故事所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不仅使得原来一直关注这一主题的以色列、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国热情不减,而且意大利、波兰等国也积极参与进来。2016年,意大利在上海举办了“第一个与最后一个难民居住区”学术报告会,而且还计划开展“意大利邮轮拯救犹太难民来沪80周年”纪念活动;波兰不仅在上海举办“马尔科瓦的撒玛利亚人”展览,还计划举行有关拯救犹太难民来华的波兰外交官罗默的相关纪念活动,并在中国上演的话剧《藏匿》中增加中国人民拯救犹太难民的内容。

  又如,在推进中美两国关系中,“驼峰航线”和“金色道钉”故事发挥了积极作用。前者唤起了两国共同反对法西斯的历史记忆,后者体现了中国劳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的杰出贡献。2002年,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在美国威尔逊中心举办“历史的记忆”展览,分三个部分讲述了二战期间中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历史。此外,中国有关方面还为飞虎队员吉米福克斯塑造铜像,并安放在其故乡休斯敦。中美两国人民在二战中的互助互爱、友好合作,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50年前,一群群华工漂洋过海到美国,为美国第一条横贯东西大陆的太平洋铁路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015年,为纪念这一事件,中国侨联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联合举行《金色道钉》新书首发式暨展览,将华工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与人为善的品德呈现于世人面前。

  要采取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增强相关故事题材的传播力。以往的史学研究相对来说艰深难懂,普通人了解的途径非常有限。公共史学的兴起,推动了史学与传播手段多样化的结合,使得故事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可以吸引不同层次的公众。

  仅以犹太难民在中国为例,以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学术专著、难民回忆和图册。但近10年来,有关的对外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2016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围绕这一主题,除了出版一系列学术著作外,还有故事片《魔咒钢琴》正式开拍、发行动画片《犹太女孩在上海2》和连环画《海上明月》、制作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和音乐话剧《苏州河北》、广播剧《我的1945》等,上海国际动漫节还专设犹太难民主题的动漫作品比赛,甚至发行了邮票,等等。

  要通过建立一些记忆载体,把相关故事题材真正变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命运共同体理念。集体记忆从来都不是个体记忆的简单加总,而是与现实导向密不可分的。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一方面要防止有意歪曲和篡改历史记忆的“反记忆”现象,另一方面应通过建立一些文化载体来延续记忆。

  文化记忆的媒介主要有文字类和仪式类两种。因此,除了整理档案、撰写史书外,我们还应该积极筹划设立纪念碑、博物馆、历史公园、庆典仪式、公共节日、纪念日等,让中外人民之间友好互助的集体记忆得以传承和发扬,并最终转化为人民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总之,我们要通过对中国历史,特别是对中外关系史有关素材的挖掘,以公共史学的方式创新传播手段,让世界人民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中国人民的友善,增强中国故事的吸引力和中国的软实力。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王健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