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马克思主义 > 正文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2017-01-11 09:04:00  来源:学习时报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鲜明地指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是一个单纯的作风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其关键和前提是教育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如果不能站稳人民立场,就难以体现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一切社会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主义的最后避难场所。例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就是“半截子”唯物主义。他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主义者。唯心史观之所以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就在于没有看到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同样,英雄史观之所以将杰出人物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就在于没有看到其活动背后的物质动因尤其是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是统一的。由于清醒地意识到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因此,在向上提升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出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和社会历史观的主体问题的内在统一性。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的历史,即物质生产者的历史。因此,从物质生产出发,也就是要从物质生产的人民群众出发。另一方面,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生产者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地位,也就是要尊重物质生产的决定作用。这样,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将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中驱逐出去了,将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一同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而且实现了人类理论思维发展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史观的核心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群众史观具体化为党的群众观点。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因此,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从教育广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抓起。

  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党的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挥,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尤其是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真正的共产党都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政党。但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明确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一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升华。群众观点表明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坚持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我们才能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只有按照客观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办事,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必须自觉遵循规律,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这也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丰富、深刻、系统的科学内涵和要求。一是从对象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有严格的数量规定,又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在数量上,共产党的服务对象是占人口多数的“人民”,而不是社会上的少数人。在“质量”上,这里的“人民”即“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进步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而不是指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人群。二是从目的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们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相关,但是,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为紧要和最具有绝对性意义的利益。因此,我们党的一切言行都必须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为人民谋利益。三是从要求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有程度的规定,又有时空上的规定。在程度上,它坚决反对无心无意或假心假意,也反对半心半意、三心二意,而要求全心全意,即要完全、彻底和毫无保留地为人民服务。在时空上,它要求共产党人时时、处处都要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将之看作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关键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必须长期经受的根本性考验,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长期的根本性课题。2012年12月,我们党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现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明确将“密切联系群众”确定为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之一。从其要求看,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通过深入群众和深入实际尤其是通过细致入微的群众工作,力求做到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工作上发动群众,在生活上关心群众,最终要团结和带领群众,真正造福群众。

  建立、完善和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和方法。只有将党的优良作风制度化,才能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切实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相统一,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自觉拜人民为师,向人民求教,向人民问策。坚持把对上负责、内部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切实改变机关“门难进”、干部“脸难看”的问题,大力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

  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直接制约着党联系群众的成效。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和彻底铲除腐败,尤其是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实际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断以反腐败的新进展和新成就取信于民。当下,必须继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更要以身作则。我们之所以要聚焦到“四风”上,就在于“四风”严重违背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破坏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根源。要真正扭转“四风”,关键是把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统一起来。在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和制度监督的同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一切工作。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张云飞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