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马克思主义 > 正文
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
2017-08-11 09:01:00  来源:学习时报

  方法决定视域,高度的方法论自觉是我们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创新,更能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思源和话语支撑。

  第一,不忘初心,耕犁经典,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不忘初心,从哲学上讲,就是要坚持事物是其所是的根据。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不忘初心,就是要通过对经典著作的深度耕犁和文本解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立场、实践观点和辩证方法,具体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想体系。但文本文献研究是基础而非目的,重读经典,绝不意味着固守于此,而是要以现实问题激活文本研究,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重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当代性。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出版150周年,学术界通过对这一经典文本的创作过程、篇章结构、内在逻辑、方法论与当代价值的综合性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互动语境中,既诠释了马克思在资本逻辑及其批判问题上的基本原理,又回应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

  第二,问题导向,切入现实,着眼中国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面向现实,绝非一味地解释、附和、证成现实,而是以理论的方式诊断、批判、引导现实。这就意味着,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时代需要,着眼中国问题,不断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提炼标识性概念,建构面向中国问题意识的“哲学上的中国”。当前,如何实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理论特别是发展哲学所聚焦的核心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

  第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吸收人类思想史的智慧成果。哲学就是哲学史,继承与创新始终是文化演进的二重奏。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优秀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离不开思想史研究的支撑。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的细致梳理,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等思想传承关系的深度挖掘,都沿袭了思想史研究的进路,力图在融会中西、贯通古今中促进哲学的创新发展。

  第四,对话前沿,敢于亮剑,在多元社会文化思潮中激浊扬清。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就是经典作家不断与同时代思想家和诸种社会思潮之间的批判性对话史。除了要实现中西马的对话以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对话外,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需要与当代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保持对话。一方面,借鉴吸收市场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激进左翼政治哲学等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流派在资本主义批判、现代性反思、新社会构想等方面的积极成果;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复杂、社会思潮纷纭动荡的今天,还要敢于亮剑,要从学理的高度展开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批判,在澄清歪曲、回应质疑、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掌握国际话语权,引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孙海洋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