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交汇点
理论之光 > 首页中区 > 文化 > 正文
中庸之道并非“和稀泥没原则”
——杨朝明研究员在“春秋讲坛”的演讲
2017-09-19 09:47:00  来源:解放日报

  思想者小传

  杨朝明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主要研究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等。出版《周公事迹研究》《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正本清源说孔子》《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鲁文化史》等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如果你去参观曲阜孔庙,应该会对“大中门”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孔庙的第四道门。“中”当然指的是中庸,“中”之前加一“大”字,显然是为了表示强调、尊崇。可以想见,在古人的心中,中庸之道是孔子儒学的精髓,代表了孔子学说的高度。

  可是现今,人们心目中的中庸又是什么样子呢?提到它,可能马上想起的是“老好人”“和稀泥”“没原则”。特别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有不少人认为是中国“太中庸”了。这些似是而非的论调,是对中庸实实在在的误解,也都远远背离了中庸精神。

  “中”就像“秤”之平衡

  人们熟悉中庸这个概念,是因为它在孔子和儒家思想体系中实在太重要了。有人把中庸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事实上,中庸思想美妙和谐、辩证深邃,不知影响了多少中华儿女,烙印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哲学家冯友兰晚年就曾自书一联感叹:“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中庸有名,还在于它是儒家“四书”之一。孔子关于中庸的论述,集中记录在《中庸》里。魏晋以后的儒、释、道之争,使人们进一步看到了《中庸》的重要性,于是把它从《礼记》中析出,与《论语》《孟子》等并列,终成“四书”。

  中庸一词出自孔子,《中庸》里说得明白。孔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中庸是至高的境界,很少有人能长期做到。东汉经学家郑玄指出,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中庸即中用,就是使用中道。尽管历代思想家对中庸进行过很多解释,但郑玄的这个解释更直白、更晓畅、更明晰。

  中庸之所以是“执中”“用中”,原因在于人们时时处处都需要“中”的思维,都不能离开“中”。中庸追求“天地位,万物育”,追求稳定与和谐,追求进步与发展。中庸是和谐和顺之道,也是求变发展之道。

  真正做到“中”是不容易的。“中”当然不是简单数理意义上的“中间”,更不是“调和”或“折中”。它不是一眼就能看透的事情。“中”的标准并不固定、更不拘泥,它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庸是一个不断纠偏的过程。此时“中”,换个时间未必“中”;此地“中”,换个场合未必“中”。

  有人以“秤”来比喻和诠释“中”的内涵。秤的结构并不复杂,一个杆,一个权。量东西时,秤砣不能固定在某个地方,而应该随物之轻重来回移动,这才是“中”,才能“中”。荀子说:“夫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合礼的才合理,合理的才合礼,合理、合礼才是“中”。国家要和谐发展,就需把握“中”,就像掌握那个“秤”的平衡。

  “人道尚中”对应“人道曰礼”

  孔子一生颠沛流离,追求道的实现。他奔波于列国之间,致力于弘扬和践行心中的“道”。这个道,正是孔子站在当时社会的制高点上,总结和继承夏商以来的文化传统,整体、系统、动态观察世界而看到的“中道”。可以说,不理解中庸之道,就难以真正了解孔子和儒学。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对他之前中道思想学说的继承。早在尧舜时期,先王们就关注人性和人的价值,讨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处理“我想怎么样”与“应该怎么样”之间的矛盾。《尚书》记载了“十六字心传”,说的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个“允执厥中”极其重要,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中国智慧。一方面,人藏其心,深不可测;另一方面,人又往往为外物所化,成为物的奴隶。那么,如何去把控人心?“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在哪里?人心和道心之间的那个“中”是什么,怎样“择其两端而用其中”?这些问题成为古往今来国人思考的重要主题。

  作为思想方法,“中”是尧、舜、禹相传之道,尤为受到周人的重视。新发现的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中明确记载,周文王把“中”看成修身成长之道,视作为政治国之道。

  “清华简”整理出来的第一篇就是《保训》,李学勤称其为“周文王的遗言”。周文王临终前告诫儿子,反复强调“中”。他谈到,舜从前是一个普通人,长期在民间,亲自耕种田地,了解民性和民情。他“恐求中”,惶恐追寻做人处事之中。一个人,如果想成为国家的管理者,就必须求中道。他还以殷商先君处理以前遗留的矛盾为例,生动地指出君王或君主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时,必须遵循中道的原则。

  周文王推尊中道,影响了武王、周公,影响了整个周代文明,形成了周代文化的尚中传统。《逸周书武顺解》中说:“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意思是说,人处在天地之间,就要效法天道、地道。在天上,日月星辰自东向西不停地流动;在地面,“一江春水向东流”。那么,人呢?人道尚中,就要“耳目役心”,要思考是非,要有价值判断。

  紧接着,《逸周书武顺解》又说“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这就可以对应理解了。原来,“人道尚中”与“人道曰礼”相对。符合“中”,就是符合“礼”。

  《孔子家语》也记载了孔子很多类似的话。例如,夫礼,所以制中也。它就像河南省的朋友张口就说的“中”,“中”就是可以、好、合理。所以,由“人道尚中”与“人道曰礼”的对应来看,“中”和“礼”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清晰的。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吴鑫浩

  • 44.png

    如何准确领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33.jp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亮点

  • 2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制度优势 提升治理效能

  • 12.png

    解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保障

  • 8.jpg

    十九大代表带你学报告

文件下载.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