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要闻要论 > 正文
依托超大规模市场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2024-11-05 09:50:00  作者:欧阳峣  来源:光明日报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并强调“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这一超大规模市场在推动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能够把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发挥促进技术创新的“集合效应”,另一方面能够加快和畅通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发挥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融合效应”。

超大规模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的“集合效应”

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实现促进技术创新的“集合效应”,亦即将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创新要素,包括高端人才、前期技术和研发资金等,进行更有效地聚集并加以统筹利用,最终提升技术创新的整体效能。超大规模市场怎样在要素集合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促进技术创新呢?我们知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各种创新要素的组织者。企业作为主体是面向市场的,在拥有市场的情况下,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才会创办企业,并且合理地组织和利用各种创新资源寻求实现技术创新。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从而具有创办众多企业的需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新设经营主体3273万户,日均新设企业2.7万户。这些众多的市场主体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可以对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要素进行组合。市场规模越大,创新的需求越大,可供“集合”的创新资源也越多。

在超大规模市场里,一旦出现某种新技术和新发明,就会有众多的企业购买和使用。购买和使用的企业越多,越能够摊薄技术研发的成本,增强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这意味着,我国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形成对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吸引各种创新资源在这个超大规模空间开展技术研发,进行发明创造。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统筹创新资源和组织创新力量的优势,可以更加有效地集合各种创新资源攻克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技术难题,突破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国际前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因此,在市场有效和政府有为的体制机制框架中,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可以更好地形成对创新要素和资源的“集合”和统筹利用,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特别是在体现国家战略导向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颠覆性技术领域,如汽车产业关键技术、高端芯片核心技术等。

超大规模市场促进产业创新的“融合效应”

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实现促进产业创新的“融合效应”,亦即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为创新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从而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最终实现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超大规模市场怎样在产业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呢?正是由于市场规模巨大,因此能够给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提供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比如,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依托众多临床试验而获得推广和产业化的机会,中国的数字技术依托众多应用场景而形成规模庞大的数字产业。在这个广阔的市场空间里,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发明可以与各类产业相结合,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使技术通过产业化变成现实生产力。倘若没有庞大的市场规模,企业会因需求有限而缺乏使用新技术的动力,新的技术和发明就难以找到应用空间和平台,即使出现了新的技术与发明,也会因缺乏产业和市场的支撑而丧失生命力。总之,超大规模市场可以为先进技术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进而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效应。

大规模的市场需求,能够更好地实现技术的价值,在我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中,通过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更多大企业和更为健全的产业链。技术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促进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这就是技术的价值;我们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主要是在于它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如光电技术与通信产业的融合,光伏技术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以及纳米技术、芯片技术与众多产业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升级,都与这些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当前,中国致力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需要依托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促进高新技术和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动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立足超大规模市场选择技术创新的方向

我国政府根据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支持开展技术创新,尤其是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这种选择是立足超大规模市场的理性选择,具有合理性、必然性和现实性。一些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各个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可以依托超大规模市场,获得独特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在各个具体的产业领域,都应通过对超大规模市场的测度和预测,科学引导技术创新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更加精准地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一是注重在需求市场庞大的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共性技术创新。重点产业是与政府的产业政策相关,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列为发展重点的产业。重点产业首先是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这通常是根据市场需求规模进行选择的,属于国民需求和市场规模庞大的产业。比如,汽车产业、家电产业、交通产业、通信产业、能源产业等。在这些重点产业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应注重共性技术的研发,如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变速器和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等,注重通过技术研发促进产业升级,以国际前沿技术培育重点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

二是注重在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领域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新兴产业是关系到长远发展目标和具有导向性作用的产业,国家需要从战略高度来制定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比如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产业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产业的升级换代和居民生活层次的提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应该利用这些产业和产品的市场潜力来引导技术创新,集中创新资源开展新兴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使新兴产业技术水平走在国际前沿。这样,就可以在这些产业领域抢占发展的先机,并且形成我国新兴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

三是注重在市场前景巨大的未来产业领域推动原始技术创新。未来产业是由前沿科学技术驱动发展、具有颠覆性的前瞻性产业,这些产业尚处在萌发阶段,虽然在现实生产和生活中没有庞大的市场,但未来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前景巨大,比如,类脑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技术、深海空天开发技术以及氢能和储能技术等,这些领域的技术突破,可能引发相关产业的巨大变革。为此,应着眼于国家的未来发展,科学预测未来产业的市场前景,推进相关领域原始创新,超前谋划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以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探索未来技术的发展路径和应用场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超前应用,加快形成未来技术体系,以颠覆性的技术支撑未来产业的发展,从而掌握未来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作者:欧阳峣,系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大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国效应、内生能力与新发展阶段经济转型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