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多星 > 最新推荐 > 正文
以思想“破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耿献辉对话徐州市泉山区委书记李勇
2020-09-15 10:12:00  来源:新华日报

生态之美

俯瞰泉山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前不久召开的徐州市泉山区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对标无锡滨湖区,力争到2025年,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目标,走出具有泉山特色的发展之路,开创“泉山样板”发展新局。那么,“泉山样板”该如何打造?距实现百强区的目标还有哪些方面的文章需要做好?本期《智库周刊》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耿献辉,对话泉山区委书记李勇,共同解读泉山区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冲破“城区思维”,答好历史之问

耿献辉: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需要思想上的解放和“破冰”。当前,泉山区在落实新发展理念过程中,是如何推动干部破除老观念、实现思想大解放的?

李勇:泉山是徐州市主城区,也是经济强区、人口大区。2019年在全省33个主城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中位居第7位,苏中苏北城区首位。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徐州10个县(市)区第三,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的困难。疫情衍生因素叠加造成“强冲击”,经济惯性增长模式“难持续”,资金、土地、空间等各种要素“紧约束”,传统路径愈加难以依赖。同时,泉山发展处在爬坡跨坎的关键期、瓶颈突破的攻坚期、动能转换的胶着期,这“三期”叠加,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

“泉山下一步发展路子该怎么走?”要回答好新时代泉山发展的历史之问,根本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冲破“城区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在解放思想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在发展实践中增强对新发展理念的运用。为此,泉山上下围绕“变与不变”“干与不干”“抓得紧与抓不紧”的问题,展开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在“变与不变”中牢记初心、坚定信心,解决认识论的问题;在“干与不干”中勇于担当、勇创一流,解决实践论的问题;在“抓得紧与抓不紧”中惜时奋进、拼搏奋斗,解决方法论的问题。

我们坚信,只有思想上破冰,才有行动上突围;唯有思想上率先,方能发展上领先。这就是开展这场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初衷。

耿献辉:通过解放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泉山区委区政府为了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化解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解放思想、全民讨论,从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视角加深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行动指引,很好地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布局“泉山方案”,增强发展后劲

耿献辉: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特殊考验下,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和活力是必由之路。面对上半年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泉山如何持续增强发展后劲,主动发力,力保全年目标任务,继续领跑主城区?

李勇:围绕落实“六稳”“六保”、勇夺“双胜利”、圆满“双收官”,我们出台实施“3456”布局的“泉山方案”,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3”即突出产城融合、改革创新、彰显特色“三个发展方向”。力争在融合中“长块头”,在创新中“壮筋骨”,在特色中“打品牌”,打造让泉山人幸福自豪、外地人羡慕向往、投资者纷至沓来的核心城区。

“4”即坚定“双胜利”“新样板”“首位度”“保稳定”四个年度目标。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着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泉山经验,积极创造更多具有说服力、影响力的泉山典型,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现实工作中。

“5”即实施产业转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财税增长、民生保障五个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总投资549亿元的83项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建设淮海科技城、泉山经济开发区两个产业园区,壮大发展一批政校合作园区,推动形成“2+N”功能载体布局,塑造园区经济新高地。

“6”即推进解放思想“破冰”、干部能力提升、作风建设落实、基层基础巩固、督查考核强化、机制制度完善六个队伍建设工程。全面开展干部大培训工程,创新打造“守初心之泉,做先锋之山”党建品牌,挖掘干部潜能,提升干部素质,打造过硬队伍。

耿献辉:今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实现“六稳”“六保”“双胜利”“双收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泉山方案”是行动指南,是全面系统的方案,有具体的执行措施和政策目标,体现了我党积极主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方案中提到的“守初心之泉,做先锋之山”,更是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要求和目的,力保全年目标任务情形下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做好“四篇文章”,增进人民福祉

耿献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全面小康,民生为先。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检验全面小康的标尺。那么,泉山是如何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生态等民生领域工作,增强百姓幸福感、满意度的?

李勇:对照徐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大类指标,我区总体早已达标,但是按照“全面性”和“高水平”的要求,泉山还有提升空间。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再紧张,也要保障改善基本民生。今年以来,全区民生支出占支出预算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市之首。同时认真做好富民、惠民、养民、安民“四篇文章”,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一是拓宽增收渠道富民。把握好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之间的合理关系,重点推进产业富民,以新经济新模式扩大就业机会。做好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人员参保工作,实现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刚性入保”。下半年实现新增就业6000人、成功创业1000人以上。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惠民。树立教育优先导向,加快新建、续建学校进度,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多措并举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大力推进养老服务,高标准完成中央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建设。

三是建设美丽泉山养民。重点打造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宜居宜业的精美城区、文明和谐的醇美生活、绿色低碳的美丽经济“四张名片”。加快老城区更新改造、西部城区开发建设,支持泉山经济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泉山常态。

四是打造幸福家园安民。针对全区100多个社区、500多个小区,分类推进物业规范化管理,健全“15分钟社区服务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5分钟便民生活圈”。有针对性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耿献辉:2020年是实现全面小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收官之年,在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泉山区经济发展质量较好,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较高。今年又进一步提出做好富民、惠民、养民、安民“四篇文章”,这不仅需要政府直接推动相关民生保障项目实施,也需要通过优惠政策引导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供给,推动民生相关领域的供给和需求高质量循环发展。

提升能级,打造区域发展新样板

耿献辉:当前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开启。泉山区作为徐州市综合经济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主城区,如何在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行动中勇担重任,打造一个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

李勇:前不久,泉山区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要抓住“以稳促进”发展大局、构建“内外循环”发展格局、开创“泉山样板”发展新局。制定出台了《中共泉山区委关于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工作意见》,落实4个方面30条举措,全力打造转型发展引领区、融合发展示范区、生态宜居标杆区、数字经济先行区、美好生活典范区。

在“样板”目标上,主攻三个“第一”。一是发展考核位居“第一方阵”。今年力争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位居“第一方阵”,持续对标无锡市滨湖区,在更高的坐标体系中提升发展能级。二是经济实力实现“第一突破”。今年GDP 力争突破700亿元。到2023年力争突破800亿元,人均GDP达到1.7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4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超过100家。到2025年,力争经济总量进入“千亿元俱乐部”,努力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三是改革创新争创“第一品牌”。积极探索各领域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更多创新创造的泉山典型,让创造性工作成为泉山干部的鲜明特质。

在“样板”打造上,推进七个行动,即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专项行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专项行动、推进建设城市核心城区专项行动、推进振兴发展涉农社区专项行动、推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专项行动、推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专项行动、推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专项行动。

耿献辉:徐州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泉山区作为徐州市综合经济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主城区,其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典范价值和带动作用。泉山制定出台的《中共泉山区委关于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工作意见》,定位明确,思路清晰,目标具体且可量化,行动方案全面,政策措施可操作性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中,泉山区的高质量发展“样板”将成为徐州经济发展龙头,对淮海经济区等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引导作用。

本报记者 高启凡 整理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韦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