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里:
微信
理论之光 > 智库周刊 > 智多星 > 最新推荐 > 正文
积极的社会心态,身心安顿的精神家园
2021-03-16 13:55:00  作者:马向真  来源:新华日报

社会心态是社会精神系统的一部分内容,属于无形的、隐性的、无序的、零乱的社会意识,隐藏在人们心灵深处,通过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意向等显现出来。在概念的界定上,把社会心态看作是一种宏观的超越个体的心理现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倾向,也提示了揭示社会心态概念本质的正确向度。社会心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动态性,社会心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变化,包括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二是稳定性,针对某一特定时期来看,社会心态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心态会出现小的变化,但总体是比较稳定的。基于这两个特征,在每一个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都是必须注重的研究领域。

中宣部“2020年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综合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健康积极、明显向上向好,党心民心同频共振。这意味着群众对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况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肯定、满意与信心。从群众的切身感受来看,大家对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获益程度表示满意。群众基本盘扎实稳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民心民意基础就更加牢固。

东南大学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曾经在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07BZX054)和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号:17AZD005)分别在全国进行了社会心态大调查,前者是针对工人、农民工、军人、教师、科技人员和公务员六大群体进行的社会心态与道德建设调查,后者是在2020年2月份进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心态调查。将两份调查数据对比发现,总群体的社会心态更加趋向于理性平和,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意向方面表现良好。这与上述中宣部2020年调查报告完全一致。即使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民众对政府的疫情防控仍然是高度信任的。民众不仅充分相信政府部门防控措施与政策的有力,也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人民至上”治国理政核心理念和使命担当。

同心共振,党心民心见真情。民众普遍认为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对党中央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愈发夯实。

社会心态作为主体稳定的意义世界,也是个体呈现出来的对当下文化认同、心理归属与价值取向并积淀为社会主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或精神结构。在文化认同方面,它更具“自我认同”的特征。我们经历了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影响后,广大人民群众在经过理性思考、判断和选择后,重新去评估中国文化的价值与影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信仰体系进行深入探讨与融入,进而自觉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主动践行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当前,我国人民万众一心,对民族、对政治信仰都有高度认同。这种强烈认同感,正是中国自立于世界的伟大精神力量。

在心理归属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经历了疫情,有着更强的凝聚力,对国家、对党、对组织的由衷热爱背后是浓浓的“我们”感。特别是疫情暴发以来,身边的很多人都在重复着这样的话语:“幸好在中国”“哪里都不如中国安全”“感谢党和政府,疫情期间虽然没有能够正常上班,但是仍然保障着我们的生活”,很多滞留在海外的华人、留学生,经历千辛万苦,也要回到祖国,当踏上祖国的那一刻,大家的心就踏实了,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真好”。显然,这种归属感会增加广大民众对未来的信心。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即使是拥有不满意社会心态和道德状况的群体,对未来仍然是充满信心。

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的总体的看法,可以从社会成员对各种行为、各种社会现象的评价中反映出来。现代社会的道德价值建构有新时代的内容,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道德价值建构本质上是对人的关怀,而人的行为以道德价值的尺度为标准则能使人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体现了一种“秩序情结”,因为秩序是中国社会也是中国伦理的基本价值追求。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任务、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锻造了中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秩序。诚如报告所指,从2010年以来6次调查的数据对比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呈现明显攀升态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这种外在秩序的安宁也投射到了群众的心理,营造了精神世界秩序的和谐与安宁。因此,健康的积极心态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甚至首先是指人们精神秩序或心理状态的和谐。

社会心态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起桥梁和通道作用,能使社会存在的现象和本质能动地上升为社会意识,而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通过社会心态的中介作用,可以使道德行为、道德对象和道德关系上升为道德价值,也就是进行道德价值建构。

社会心态关系着“个体生命”和“社会历史”的“意义原则”,报告显示,健康的社会心态不仅提升精神境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合理化精神结构,而且在于达致个体与实体、特殊性与普遍性统一的精神,促进与“他者”之间的和谐,实现社会心态与意义建构、社会结构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精神性统一。社会心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了解社会心态不仅对于了解社情民意、社会热点以及公众情绪非常重要,而且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前提。社会心态作为社会变迁的动态反映,需要不断追踪监测。可引入横断历史元分析、大数据挖掘和词频分析等新兴技术,既重视社会心态横断面的考察,也关注社会心态的历史变迁。

和谐的心态与社会和谐是相互依托、相互建构的:和谐社会需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尊重和关爱,需要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巩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依托。重视社会心态的塑造,有助于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实践中可采取整体调控和精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把握社会情绪的发展规律,精准匹配心理疏导资源,以有效化解特定群体的负向社会情绪,为社会情绪疏导提供一般性的应对策略。同时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培育路径,以提升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努力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通过一定的情感价值和行为倾向而达致的个体自我的道德意识及其与伦理实体的同一性状态以及社会制度结构的伦理精神与生命存在样态和心理预期的契合一致性是社会心态和谐的根基。社会心态主体既设定了自我自身的内在和谐,也建立起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其在社会主体心态中的反映与体现,即是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可以获得一种心态的和谐精神秩序并获得身心安顿。

(作者为东南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研究员)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黄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