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无锡:乡镇企业“精彩转身”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09 15:17:00

  30年前,在中国的农村大地上,出现了一批批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兴起,成就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波,它打破国营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进厂做工不再是城里人专利。

  20年前,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乡镇企业在当地GDP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江苏乡镇集体企业,曾多年以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高速奔驰,成为江苏经济耀眼的明星。江苏乡镇企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1650.9亿元发展到2003年的4284.8亿元。

  1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开始实施,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关于乡镇企业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争论与日俱增…… 

  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利润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9%;营业收入28万亿元,增长13.5%。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之一、中国乡镇工业的发源地,无疑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创造者和见证人。

  

  【聚焦·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对于乡镇企业的兴起,媒体用“异军突起”来形容,而无锡被称为乡镇企业的发源地。

  在张寿正眼里,无锡的乡镇企业在全国率先发展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工商业方面无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无锡有一个蠡湖,相传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带着情人西施泛舟蠡湖,弃政从商,被后人称之为“陶朱公”,范蠡一直被称为锡商鼻祖。 

  张寿正,61岁,刚刚退休,无锡市农办原副主任,曾经长期在无锡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亲眼见证了无锡乡镇企业的兴衰。

  【关键词:窘境】

  时间:上世纪60年代

  事件:芦苇滩上办华西五金厂

  “这里有一个时代大背景,文化大革命把国有企业经济体系全打乱了,工业经济面临崩溃;而此前,日本战败后,工厂倒闭,无锡农村也出现了无业工人;文革期间知识青年下放,下乡知识青年和农村无业工人,成为乡镇工业的早期支柱。”张寿正介绍。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前,无锡社队工业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在“以粮为纲”、“全面学大寨”的时代,许多村干部感到困惑:累死累活一年到头,除了混个肚子饱外,村里账本上连买化肥的钱都没有。

  华西村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没有化肥,土地没有营养就难以高产,因此,华西村不得不卖掉仅有的一台柴油机。现实的窘境,迫使当时的村支书吴仁宝下定决心办工业。

  这在当时,是需要冒政治风险的,因为与“以粮为纲”相抵触,很容易被扣上政治帽子。

  不能明着干,只能躲躲藏藏。

  上世纪60年代的华西村,平时来指导和参观的领导和群众不少,吴仁宝就把五金厂办在偏僻的芦苇滩上,参观群众“只听机器响,不见小工厂”。如有领导来,就把厂门锁上,叫工人去割青草或积河泥。

  “后来五金厂还是被发现、举报了。”吴仁宝对记者说,“我汇报说,这也是‘以粮为纲’,是‘为农业办工业’、‘搞好工业为农业’、办工业是为农业筹措资金。”华西五金厂就这样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后来,“为农业办工业,搞好工业为农业”成了社队办企业的护身符。

  国家还没有正式认可前,当时没有“乡镇企业”一说,当时叫农村工业,或者社队工业(公社(乡镇)、大队(村))。

  “当时可以说是乱中取胜。”张寿正非常欣赏早期村干部办工业的胆识和智慧,“当时社队工业有一个普遍规律,哪个乡镇交通不发达,哪个乡镇工业就搞得好,原因是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上级领导经常来视察。”

  到改革开放前夕,华西村的工业有了长足发展,1978年,华西工业产值已达到69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

  【关键词:弊端】

  时间:上世纪70年代后期

  事件:职工吃企业大锅饭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施“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无锡乡镇工业也拧开了发展的阀门,乡镇企业的活力开始迸发。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江阴市新桥有一家建筑公司,到无锡市一家纺织企业搞建筑,在建造厂房的过程中,几个聪明的建筑工也偷师学到了纺织工艺。工程结束后,建筑队一位姓张的负责人,拉来厂里几个退休的老师傅,回家办起了纺织厂,这个厂就是现在红豆集团、海澜集团的前身。

  在乡镇、村组织的推动下,无锡乡镇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从1982年—1983年,无锡出现了一批亿元乡镇,乡镇企业产值甚至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但是在快速发展中,乡镇企业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乡镇工业作为集体性质的企业,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管理架构也是沿袭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干部也是上级任命,职工也是铁饭碗,这样就形成一种现象:企业吃集体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集体企业渐渐被称为“二国营”。

  1983年后,国家实现“市管县”,在无锡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的张寿正开始频繁接触乡镇企业,“当时,企业为集体所有,企业经营者没有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乡镇工业发展滑坡现象。”

  【关键词:改革】

  时间:上世纪80年代

  事件:推广“一包三改”

  对于上世纪80年代轰动全国

  的“一包三改”,张寿正是亲历者。

  “现在看起来很简单。”张寿正说,“‘一包三改’是复制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的全国农村普遍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已深入人心,而且‘一包三改’坚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体制上也没有障碍。”

  提出“一包三改”模式的是无锡市无锡县堰桥乡党委书记倪品良,“一包三改”内容是,实行经理、厂长为主的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用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

  在张寿正印象中,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倪品良,思维比较活跃,遗憾的是,后来卷入了集资案入狱。

  在堰桥乡有一个服装厂,亏损了好几年,实行“一包三改”后,一个供销科长竞争上岗后迅速扭亏。

  与历史上许多改革相比,“一包三改”没有遇到太多阻力,由于不涉及镇村一级干部利益,在行政力量推动下,推广很迅速。

  “没有亲身经历过,很难知道改革释放出的生产力。”张寿正介绍,“无锡市委调研组调查发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劳动效率提高了四倍。”

  堰桥乡的做法,引起了无锡市委高层的关注。1984年2月份,担任市委顾问的原无锡市委副书记郁谦同志,带领市委政策研究室到堰桥考察,张寿正是调研组成员之一。当年4月份,无锡市委专门下发文件,推广堰桥乡的做法。同时,无锡市委向江苏省委汇报情况。当年5月份,省委书记韩培信亲自到无锡考察,并总结经验在全省推广,堰桥乡“一包三改”在全国广泛传播。

  “一包三改”并不是无锡市乡镇企业改革的全部。据了解,为防止厂长、经理任期内急功近利,“一包三改”还进行了配套改革,其中之一是任期目标责任制,厂长、经理承包至少三年以上,防止掠夺式经营,同时,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推行“一包三改”后,许多企业开始“负债经营”,加快生产。“在计划经济刚刚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只要能搞到原材料就不愁卖。”

  回顾当年的“一包三改”,张寿正认为,实行“一包三改”主要解决了乡镇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对于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由于短缺经济时代掩盖了体制上的缺陷,对政府过多干预企业经营,没有能够进行有效约束。

  

  【关键词:改制】

  时间:上世纪90年代

  事件:温州模式倒逼乡镇企业改制

  但是乡镇企业经营权承包,没有解决产权虚存的问题和弊端,厂长、经理是“负盈不负亏”,尽管后来通过延长任期责任制,通过技术性改良,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结束了姓“资”姓“社”争论,温州个体私营蓬勃发展,给苏南乡镇企业带来了冲击。

  无锡市乡镇企业局办公室主任华文明先生认为,乡镇企业的优势,是与国有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而温州个体私营经济的效率更高,也更具竞争力。

  说起来,乡镇企业是政府负责,其实是银行负债,许多经营者“在任上,企业是个铁桶,离任后,企业一屁股窟窿”。华文明认为,乡镇企业产权主体人虚位特点,决定了乡镇企业的缺陷。

  在温州私营经济崛起后,包括无锡在内的苏南,开始进行乡镇企业改制。

  “事实上,改制最大的阻力来自政府,改制削弱的是乡镇和村的权力。”张寿正认为,“过去的乡镇、村一级的领导权力很大,一句话可以将厂长换成自己的小舅子,改制后,这个权力没有了。”

  但是,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迫使乡级政府不得不进行改制。当时,无锡市的乡镇企业,亏损面至少在60%—70%。由于企业欠外债和银行贷款,不少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经常收到法院的传票;乡镇企业经营困难,向群众集资的钱还不上,群众上访闹事,引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当时锡山市的一位领导大声疾呼,乡镇企业晚改制一年,集体资产每年流失几十亿元。

  到2000年,无锡市2.5万家乡镇企业完成改制,收回国有资本数百亿元,另外4000家企业,进行产权承包,年租金也有几十亿元。

  “过去做老板,费心费力,现在做地主,收租金,过几年涨一次价,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张寿正这样总结乡镇企业改制。

  【关键词:上市】

  时间:2000年以来 

  事件:乡镇企业抢上“头班车”

  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苏南模式”,近年来正在发生嬗变,以外资模式为主的新苏南模式正在兴起。但是,记者在江阴市采访发现,新苏南模式不仅是外资模式,江阴乡镇企业在改制中抢到了“头班车”:转身为民营企业,通过上市,形成证券市场特有的“江阴板块”。

  在江阴市经贸局,该局办公室张主任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工业经济材料,材料显示,江阴市共有22家上市公司,境外上市7家,募集资金超过160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量在全国县级市中保持第一位。

  “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以前的乡镇企业。”张主任介绍。

  “江阴工业经济的发展,抓住了几次机遇。”江阴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阮丛友先生介绍,“其中最关键的是,1993年到2000年乡镇企业进行了全面改制,全市近万家企业脱了‘红帽子’,企业数量从3328家发展到5233家,工业产值从247.3亿元增长到823.4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从105.5亿元增长到32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9373万元增长到2.85亿元。”

  据了解,1996年江阴就成立了股份上市指导小组,1997年江阴市第一只股票——“兴澄股份”上市,江阴的上市公司几乎与中国股市同步发展。

  “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江阴起了大早,乡镇企业转为民营后,保持着较好资产质量的企业,又赶上了上市‘早班车’。”阮丛友这样解释证券市场“江阴板块”。

来源:扬州新闻网   作者:嵇尚东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