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江苏推进新一轮沿江开发的绩效与趋势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09 15:46:00

  新一轮沿江开发是江苏借鉴世界大河流域开发经验、构筑国际制造业转移平台、在更高层次上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举措。自2003年6月实施开发以来,沿江地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正日益成为江苏经济新增长点和动力源,为促进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了重要引擎。

 

  一、日趋凸现的集聚和传导效应

  新一轮沿江开发的加速推进,为进一步加快沿江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其宝贵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沿江地区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域、先导区域的地位更加强化。2005年,沿江8市以占全省47.3%的面积、55.2%的人口,提供了占全省79.9%的GDP和76.5%的财政总收入。在2004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沿江8市包揽了江苏上榜的18个县(市、区)。沿江开发区域的6个市区和15个县市,2005年总人口占全省的1/3(34%)、土地面积近占1/4(24%),而提供的GDP(49%)、规模以上工业利税(52.4%)、财政总收入(47.2%)、居民储蓄存款(51.5%)所占份额均在1/2左右。

  ——增长速度集体“领跑”。得益于良好的政策环境、自身增长动力的增强,加上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叠效应,沿江8市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2003-2005年,沿江8市地区生产总值年递增15.7%,比同期全省平均快1.4个百分点。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沿江8市继续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和全国保持领先优势,GDP增速达15.2%,分别比浙江环杭州湾7市、上海市高1.8个和4.1个百分点;8个市的经济增长率均在15%以上,其中南通达到15.4%,苏州、常州分别达到15.3%和15.2%,无锡和南京市均为15.1%,扬州、镇江、泰州三市并驾齐驱均为15.0%。

  ——总量规模迅速扩大。沿江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增强。2005年,沿江8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63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02年的8231.0亿元提高56.1%。2002年,沿江8市中只有苏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2080.4亿元),到2005年,苏州、无锡、南京三市均超过2000亿元,分别为4026.5亿元、2804.7亿元和2411.1亿元,南通、常州从不足1000亿元分别上升到1472.1亿元和1303.4亿元,镇江、扬州、泰州从略高于500亿元上升到871.7亿元、922.0亿元和822.3亿元。2005年,江苏沿江8市经济总量占长三角地区的比重为43.1%,比浙江的三角洲部分和上海市分别高13.2个和16.1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沿江8市产业结构层次经过多年的调整,正逐步向高度化方向转换。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现代制造业为主体、大企业为支柱、现代物流业相配套的沿江工业走廊已初步形成。沿江8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2年的7.0∶53.5∶39.5调整为4.5∶59.6∶35.9,其中工业比重由47.1%提高到53.8%,呈现出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的格局。与全省8.0∶56.6∶35.4、长三角地区4.1∶55.3∶40.6和全国12.4∶47.3∶40.3的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相比较,可以看出,沿江8市的农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不够高,工业是带动这一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结构特征与该地区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传导纽带作用显现。沿江地区承南启北,是连接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重要纽带。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加快崛起苏中、全面提升苏南、辐射带动苏北,形成全省新的整体优势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如佩鲁所讲的"增长极"地位已基本确立。2005年以来,苏中、苏北的部分主要指标增速开始超过苏南,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为34.2%和32.4%,比苏南高14.3个和12.5个在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24.2%和22.6%,比苏南高2个和0.4个百分点;外商直接投资增幅为37.5%和27.5%,比苏南高10.1个和0.1个百分点。

  ——全面小康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使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沿江8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长足进步的基础上,“两个率先”进程明显加快。根据《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测算,2005年南京(23个)、无锡(23个)、、常州(21个)、苏州(22个)、南通(23个)、扬州(22个)等6个市有20个及以上指标达到了省定时序进度,镇江、泰州均有19个指标完成了时序进度。对照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目标值,苏州、无锡市全面达到了江苏省全面小康指标,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等均超过目标要求。昆山、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和江阴市成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6个县级市。

  二、多轮驱动的发展路径

  沿江开发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国际化和市场化并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产业集聚、扩张企业规模、外资和民资并举为手段的发展路径。

  (一)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近年来,国际资本和产业大举向中国转移,有着良好经济底蕴的长三角成为跨国公司的首选宝地,成为FDI最集中和水平最高的区域。沿江地区又可谓是江苏对外开放时间最早、程度最深、水平最高的区域。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50多家落户在沿江地区。从总量来看,2005年沿江8市实际利用外资123.8亿美元,分别占长三角、全国的近一半和五分之一,比浙江杭州湾地区的69.5亿美元、上海的68.5亿美元高出78.1%和80.7%。其中苏州实际利用外资达51.2亿美元,居上海之后列长三角16城市的第2位。

  外商直接投资对带动区域内的产业集聚、结构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该区域业已形成竞争优势明显、颇具规模的加工制造业集群区域,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集群:一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龙头,以发动机、机械传动件和汽车电子设备制造为重点的产业链。二是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南通30万吨级油轮、泰州10万吨级的散装和集装箱货船、南京的汽车滚装船组成了沿江壮观的造船产业大军,全年完成钢质船舶近200万综合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三是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沿江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企业,重点发展了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新材料产业,并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以新材料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四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芯片设计制造和新型显示器为重点,延伸发展配套产品,形成差别化的产业集群。2005年,沿江8市工业增加值7872.9亿元,占沿江地区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53.8%),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4.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601.2亿元,占全省的95.9%。

  (二)构建园区推动型城市化模式,形成辐射带动优势

  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互为因果、互动并进的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建设;自90年代后半期,抓住长三角城市带形成的机遇,开发区建设的加快扩展了城市和城镇面积,加速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开创了以资本带动、制造业发展、开发区建设为主要推动力的“园区经济推动型”城市化发展新模式,大大加快了沿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2005年,沿江8市非农就业人员比重达81.0%,比200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各市的城市化水平,南京76.3%、无锡67.0%、常州60.4%、苏州65.0%、南通45.8%、扬州48.3%、镇江59.1%、泰州45.3%,其中苏南5市均超过全省平均50.5%的水平。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功能强化,已总体形成包括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层次明显的城镇体系,产生了较高的城市群体能级效应。沿沪宁铁路、沿长江地区的大中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界限已变得相当模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中城市经济中心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增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流动性提高。

  从国际实践看,许多国家都因沿江开发而崛起一批经济发达的核心城市。全长约1400公里的莱茵河,其沿岸22.4万平方公里的流域是欧洲和世界重要的重化工制造中心和城市密集带,沿岸的科隆正是在跨江发展后迅速成为德国重要的城市。在江苏沿江开发进程中,大运输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和大用地量的产业快速成长,广泛吸引了海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入城市,在沿江两岸带动形成了颇具规模、各具特色的园区产业群,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2005年,江苏沿江8市已有各类省级以上开发区69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2个,开发区进出口、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分别占全省总量的69.7%、66.8%和68.9%。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功能增强,保税仓储、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进出口等规模迅速扩大。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形成体制机制优势

  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沿江地区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经济增长呈现国资、外资和民资“三轮驱动”格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从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看,沿江地区民营经济多是在乡镇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基础上发展的,因而企业基础较好,近年来发展开始加快。2005年末,苏州市私营企业登记注册户数10.27万家,注册资金19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2%和49.7%。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3465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1.4%;完成工业总产值2900亿元,增长23.7%。常熟市2005年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101.1亿元,净增注册资本75.08亿元,新增超1000万元私营企业166家,均创历史新水平;民营品牌经济亮点纷呈,波司登、隆力奇、梦兰民企品牌入选首届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2005年无锡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415.1亿元,占当年全市GDP总量的50.4%。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该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为江苏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

  (四)依托丰富的科教文化资源,形成创新驱动优势

  沿江地区科研水平较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支撑力。2005年,南京市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4%,无锡1.5%,常州1.6%、苏州1.46%、南通1.0%、扬州1.45%、镇江1.26%、泰州1.0%。江苏沿江地区还是我国的教育精粹之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密度比较高。2005年末,南京拥有在宁普通高等学校(不含部队院校)38所,在校学生50.4万人。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积蓄了较强的知识技术优势和充足的发展潜能。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沿江地区发展快于全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早于全省,发展中的矛盾也大于全省,特别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临着资源环境制约的严峻挑战。

  ——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够高。目前,沿江地区制造业结构调整线路接近,沿江各产业基地出现较多的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导致部分行业过度竞争,影响了沿江产业带的增长质量和效益。服务业发展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沿江8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35.9%),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5年8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分布,三产比重除南京(46.9%)、无锡(37.8%)外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结构整体上趋向于偏重。

  ——高技术研发能力偏弱。沿江地区尚未成为以研究与开发为支持的制造基地,缺少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和企业仍然是沿江制造业的软肋,自主国际驰名品牌很少。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大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自主技术创新水平偏低。由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服务性业务发展不足,只能给外国企业“打工”,不仅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承受着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所创造的利润的大头也不在自己手里。

  ——居民富裕程度不够高。2005年度长江三角洲地区十六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为16585元(简单平均),十六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1万元大关。从长三角的16个城市看,上海和杭州湾地区城市居民的收入要高于江苏沿江八市的水平,南京、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位居后6位,苏州和无锡分别居第6位和第8位。从农民收入情况看,2005年长三角16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江苏的苏州市为最高,达到8393元,无锡市8004元列第4,常州市7002元居第10,南京市6225元、镇江市5916元、南通市5501元、扬州市5215元、泰州市5102元分列第12-16位。总体上看,江苏沿江大部分城市的农民收入排名靠后。

  ——商务成本上升的压力逐渐增大。商务成本包括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前者主要为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后者是投资软环境给企业商务活动增加的成本。随着政府服务效率、各类配套法规的完善等,交易成本一般会趋于降低。近年来,沿江地区土地、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成本逐步上升,综合商务成本呈递增势头,低成本竞争优势正在受到削弱。2005年,苏南8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销售收入提供的税金为4.06元,比2002年上升50.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3万元,增长29.2%;房地产价格更是一路上扬,如苏州市2002年全市商品房预售均价每平方米2472元,2003年、2004年分别为3038、4086元,2005年达到4501元。土地短缺更是造成商务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引资项目由于土地问题而无法签约落地。

  ——工业化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凸显。随着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以及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沿江地区资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显现,影响可持续发展。虽然近年来通过规划和立法、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建立立体环境监测系统、污水集中处理、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对各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等措施,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做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同步推进,但仍然存在隐患。

  四、前景广阔的发展趋势

  目前,沿江地区已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和重要的转型期。2005年,沿江地区人均GDP达到33667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折算,约合4170美元,其中苏州、无锡超过6000美元。根据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沿江地区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其中苏南地区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未来沿江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是: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优化、低消耗、低排放、集约化、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工业化逐步实现转型;农村人口进一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城乡统筹的力度加大,城市化加速发展;在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内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才引智转变,国际化程度提升;制度创新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体制性障碍逐步消除,市场化进入完善期;将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最旺盛的地区之一,以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国际制造业聚集带,文明发达、充满活力的滨江城市带,生态良好、风景优美的大江风光带。

  (一)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巨大。“十一五”及后几年,沿江地区完全有可能保持10%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巨大的市场需求、比较充分的发展要素供给条件、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增势强劲的开放型经济、日渐增强的民营经济活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快速提升的城市化聚合力、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使这一地区累积了较强的增长潜能,能够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结构升级,从而在国际国内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预计到“十一五”期末,江苏沿江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可达7000美元左右,处于世界银行划分的中上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应当取得重大进展。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化和技术进步,沿江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进一步转变,有可能具备比过去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和物质技术基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地区需要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能耗低、污染少的服务业加快发展,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但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除了体制缺陷以外,还会受到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

  (三)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能力将得到较大提高。根据波特提出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即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富裕导向阶段,沿江地区目前处于以大规模投资推动向创新驱动经济成长的阶段。在这一转变进程中,大力发展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技术,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优化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占领战略性高技术的制高点,将为这一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四)人力资源应当得到更好开发。随着沿江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带在长江两岸蓬勃兴起,沿江地区产业布局已基本成形,迫切需要一批高精尖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充裕的优势,实现创业形态由农民企业家创业向民营企业家创业的转变,再到科技企业家创业的不断提升,让眼界宽、思路活、胸襟广的科技企业家成为今后新增创业的主流,成为这一地区未来社会发展领域的战略重点。

  (五)人民群众将从经济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预计“十一五”期间,投资率逐步下降,而消费率尤其是其中的居民消费率可能适当提高。在投资和消费关系的合理变动中,城乡居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会逐步拓宽,人均收入将持续增长,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改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加快推进。

  (六)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沿江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始终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土地岸线资源得到集约利用,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今后该地区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大力加强环境建设及其体制创新,严格项目建设的环保标准,坚决杜绝一些低水平、重污染的重复建设项目进入沿江,同时加大对工业污染的治理,限制和淘汰重污染企业,环境质量将得到改善和提高,经济与环境逐步协调,人与自然趋向和谐共生。

来源:江苏省统计局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