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陆桥经济带发展比较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09 15:56:00

  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全长4131公里,贯穿中国东、中、西部10个省区。以此形成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是三条国土开发轴之一,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人口4.52亿,占全国的34.4%;土地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37%左右。 

  一、与上年的比较

  2006年,陆桥经济带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1、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陆桥经济带10个省区共实现GDP777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54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42559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26674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8:53.6:34.6,调整到11.0:54.7:34.3。人均GDP为17228元,比上年增加2488元。

  2、三驾马车拉动明显。

  陆桥经济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132亿元,增长24.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672亿元,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615亿元,增长15.7%。出口总额2504亿美元,增长29.7%;出口依存度平均25.1%,提高3.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4283亿美元,增长24.7%;外贸依存度为43.0%,提高3.7个百分点。在对外贸易上取得了新进展,开放型经济逐步提速

  3、经济效益提高较大。

  陆桥经济带实现地方财政一般收入为5366亿元,增长25.8%;人均地方财政一般收入为1189元,比上年增加23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12元(按省区简单平均计算),增长12.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84元,增长10.4%。

  二、与全国的比较

  陆桥经济带虽然横跨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不大。

  1、各项占比较为接近。

  陆桥经济带各项总量指标占全国比重,与人口占比较为接近。2006年GDP占全国的37.1%,高于人口所占比重2.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全国的35.6%,比人口所占比重高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的32.2%,低于人口所占比重2.2个百分点。陆桥经济带中西部外向型经济正在培育,目前还远远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各总量指标中,陆桥经济带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份额最低,仅为24.3%,低于人口所占比重10.1个百分点。经济外向度明显偏低,外贸依存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7个百分点。

  2、人均水平相差不大。

  陆桥经济带人均GDP比全国多125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的107.9%;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全国多290元,相当于103.5%;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全国少374元,相当于9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少1647元,相当于8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少402元,相当于88.8%。

  3、产业结构基本相当。

  陆桥经济带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34.6%,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41.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32.3%。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1.8:48.7:39.5,陆桥经济带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高6.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5.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比重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基本相当。

  4、发展速度快于全国。

  陆桥经济带发展在加速,2006年各项主要指标增长速度全部快于全国平均水平。GDP增速比全国水平10.7%,快3.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速比全国5.0%,快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比全国12.5%,快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比全国10.3%,快2.7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24.0%,快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全国24.5%,快1.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全国13.7%,快2.0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23.8%,快0.9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增速比全国27.2%,快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全国12.1%,快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比全国10.2%,快0.2个百分点。

  三、省区间的比较

  沿桥10个省区,既有GDP总量在大陆31个省区中居前五位的山东、江苏、河南,也有排在后三位的宁夏、青海。这除了与人口规模差异影响基本一致外,经济反差也很大,但形成了竞相发展的局面。

  ——经济总量山东最大。山东、江苏GDP超过2万亿元,河南超过1万亿元列前三位。最低的省区才640余亿元。

  ——人均GDP江苏最高。江苏前年、山东去年人均GDP先后都达到了3千美元,随后的新疆、山西才接近2千美元。最低的省区仅1千美元出头。

  ——当年速度江苏最快。GDP增速最快的江苏达到14.9%,山东14.7%紧随其后,河南也超过14%。增速最慢的省区只有11%。

  ——非农产业比重山西最高。山西三次产业结构为5.8:57.8:36.4,非农产业比重达到94.2%;江苏、山东是另外两个达到90%的省区。最低的省区为82.3%。

  ——投资额山东最大。山东、江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都超过了1万亿元。其他省区都在6千亿元以下,最少的才400多亿元。

  ——零售额山东最多。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122亿元,居第一;江苏5523亿元随其后。而最少的省区还不到200亿元。

  ——外贸依存度江苏最高。江苏以2840亿美元雄居进出口之首,山东952亿美元居次席。江苏沿海优势明显,外贸依存度高达103%;山东34%。最低的3个省区还不到10%。

  ——市民收入江苏最高。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84元,山东、山西也超过了万元。最低的省区还不到9000元。

  ——农民收入江苏最高。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13元居首位,山东4368元列第二位、河南、山西超过了3000元。最低的省区才过2100元。

  四、经济发展特点

  陆桥经济带应是宽度垂直于陇海-兰新铁路约150公里范围内的地带,本文引用的是沿桥省区数据,包括的范围大于实际地带。从省区数据看,陆桥经济带经济发展有以下特点:

  1、市场潜力巨大。

  陆桥经济带东连太平洋,西连中亚、欧洲,东进西出交通便捷;沿线地势相对平缓,具有辽阔、稳定的经济腹地;中西部处于工业化进程初期,潜在的市场非常宽阔,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巨大。

  2、矿产资源丰富。西陇海—兰新沿线是我国能源特富地区,人均可采储量高出全国平均能源丰度的1.7倍;中陇海沿线同样是矿产资源富集带,储量优势明显。石油和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很多矿产资源种类都是今后长期紧缺的原材料,其开发意义重大。

  3、具有互动发展基础。

  陆桥经济带东、中、西地区在产业布局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具有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基础。中西部资源的地域组合相当匹配,矿业基础较好,具备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资本梯度转移的条件,有利于跨省区、大经济带开发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整个轴线由西向东大致可形成资源型、资源—加工型、加工型、制造业的完整区域总体。

  4、发展梯度明显。

  陆桥经济带是次于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第三条国土开发主轴,总体经济水平与全国平均基本相当。陆桥经济带包括了我国的上、中、下游产业群,可以说是中国的产业结构全图之一。但陆桥经济带发展层次由东向西呈梯状递减,梯度差还很大。

来源:   作者:刘 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