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16 15:21:00

  一、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现实中不少村庄的财务收支大多是村支书或村长一个人审批,往往一个人说了算,“独揽大权”。由于缺乏对村干部有效约束的机制, 容易直接致使村干部滥用职权,牟取私利。

  

  2. 农村财务管理公开化、透明化程度较低。在农村, 村级财务管理公开质量不高,透明化程度较低,突出表现在:不是定期公开村财务收支情况, 而是随意地偶尔公开;且大多未对重点的、与群众密切相关的账务逐笔逐项公开;有的村甚至出现了村级财务假公开的现象。

  

  3. 财务管理中执行财务制度不严。近些年来,农村涉及财务管理的违法乱纪案件增多,财务制度执行不严甚至在一些村形同虚设的情况屡见不鲜:村干部直接经手现金收支,真正的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许多村白条开支占支出的比例很高,给财务制度的执行和规范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和隐患;一些村干部在选拔财会人员上更是任人唯亲, 导致一些素质低下、不具备岗位条件的人成为会计、出纳。

  

  4. 会计核算不规范,基础工作不扎实。其主要表现为:会计档案不够健全,财务账目混乱不清,集体资金管理混乱以及物资管理手续不全;在债权债务方面,不注意收集和保管项目业务的工程结算资料、结算清单和验收单据;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财务管理的要求设置总账、明细账,自行设置会计科目;财务收支混乱, 一些收入没有按实入账,同时许多村的村级债务额巨大,呆帐、无头帐不乏少数;有的财产早已卖掉或报废,但在账面没作任何处理,个别干部还打着借用的幌子长期占用集体资产,这都造成了账实不符的严重后果。

  

  5. 农村的财务监管力度薄弱。从管理机构本身来说,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是村级财务的主要监督管理部门, 但它却缺乏行政强制措施,难以有效保证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进行。不少村也都存在“三没有”现象——没有农村审计机构, 没有专门的财务监督监管小组,没有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就农村村民来说,也比较缺少村民对村财务运作进行监督的认识和能力,结果容易导致自己的合法利益受损。

  

  6. 村财务人员素质低, 会计业务水平不高。目前,农村大部门财务会计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相关岗位培训,他们大多只能记记简单的流水账,很难满足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要求。

  

  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各级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应当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部署,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上, 切实加强领导。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和村民充分认识到规范财务管理对发挥资金使用效果、加强民主监督、保障村农利益、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2. 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要在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要严格制定“收入收缴制度”、“支出管理制度”和“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全面推行村账乡管的规范化建设,提升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水平,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3. 加强法制宣传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加大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力度,定期开展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 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切实做到按章办事。在加强法制宣传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广大农村的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做到秉公办事、为政清廉,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加大职务犯罪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 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村财务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使用原始凭证, 健全并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最基本会计账簿,规范填制记账凭证,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并会计资料整理归档、妥善保管。在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力求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特点,采用不同方式充分开发利用集体资产,如发包出租、使用权拍卖、统一经营等,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5. 加大村级财务公开的透明度,形成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农村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地进行公布, 以便接受村民监督。财务公开的内容要齐全,需包括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和支出、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以及规定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财务公开应当及时,并做到每季度或半年公布一次财务明晰情况和财务报表。财务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公开的内容要存档备查。同时,要建立财务民主监督小组,定期对村里的每一笔财务开支进行严格的审查;全面推行“民主听证会”制度——对涉及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使用的关乎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组织民主听证,实行民主决策;完善民主理财机制,未经民主理财审核通过的会计凭证一律不予入账。

  

  6. 实行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和县镇两级联网的村级财务管理网络。把会计电算化、委托代管、财务公开、网络监管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财务记账无纸化、账务处理电算化、信息传输即时化、财务查询公开化、上级监控网络化。例如,可以由省市专业部门制作“村级财务账务处理系统”、“领导查询系统”和“村级业务公开系统”这三个系统,拿“村级业务公开系统”来说,如果村民想要了解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只需输入查询条件就能了解到详细的情况,相关部门也可通过网络查询得到全县每个村的资金动向。

  

  7. 加大审计力度,完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审计作为一种财务监督的有效手段,在纠错防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经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的力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一是落实好每月的定期审计,村每个月都要定期接受镇农经站对本村集体经济账目进行的一次常规审计,再由镇农经站书写审计报告;二是交叉审计, 村会计要参加由镇政府组织的每半年一次交叉大会审, 期间村会计需对照审计要求及内容检查其他村的账目,从而达到村与村之间互审的目的;三是任期审计,即村干部在每一任期结束时都要接受县、乡镇审计部门进行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四是引入审计中介机构,具体是引入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专业会计师进入农村开展独立审计,以第三方的角色完善村级财务监管体系。

  

  8. 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村级财务管理既是一项带有很强政策性的工作,又是一项相当专业的工作,所以财会人员既需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拔财会人员时,要坚决杜绝“任人唯亲”的行为,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挑选最适合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对考核成绩不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切实提高其业务水平,对考核成绩优异者要进行表扬和奖赏;再次,要做好农村会计人员的继续培训和教育工作。(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

来源:《农村经济管理》2009年第3期   作者:王拓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