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网络并不必然带来民主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3-16 15:43:00

  西方民主发展到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对民主的探讨研究已是汗牛充栋。“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词条由“人民”和“统治”构成,意为“人民的统治”或“主权在民”。具体含义,莫衷一是。“实质民主论”和“程序民主论”所代表的古典直接民主和现代代议民主成为主流划分的民主形式。从本质上说,这两种民主形式涉及到了民主概念的基本问题,即戴维·赫尔德所提及的民主究竟意味着某种大众化的权力,还是为达成政治决定而做出的制度安排。民主历来是政治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而这些旨在阐释民主的简短定义,即使获得普遍的赞同也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因为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网络民主思潮的出现即是寻求理想民主与现实之间矛盾解决的结果,是政治民主化的内在要求与网络技术普及融合的结果。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最早提出了“网络民主”一词,将网络与民主联系起来加以研究肇始了网络时代对民主形式的新探讨。网络民主定义尚未统一,但基本都包含了网民、网络空间和政治意愿表达要素。网络加强了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政治表达的自由,触发了公众对民主形式的再思考,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是否就可以据此而论,网络必然带来民主?

  乐观者倾向于认为,网络民主既不同于古代希腊城邦所要求最广泛意义上的人民直接参政处理城邦事务的古典民主,也不同于卢梭小国寡民式不可被代表的抽象民主,这种民主形式是宪政条件下多元社会中的直接民主,将代替工业时代的代议制间接民主。悲观者则指出,严格意义上说,网络民主还不能说是一种完全或独立意义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并不能取代代议制民主,传统意义上的民主形式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并没有带来自由和民主,如果网络民主可行,那将是形式民主对本质民主的胜利。

  事实上,“网络民主”的概念首先在逻辑上就值得商榷。民主是价值理念,网络是技术手段,二者的结合可以丰富民主实现形式但不会改变民主本质内涵,只能交互影响而不可能聚合带来质变。将网络作为添加剂摄入民主的做法,本身已经否定了网络作为独立民主形式的可能。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古典政治学中谁来统治和以什么方式统治的问题,对于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都同样有意义。民主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网络民主以本质民主的实现为前提,否则民主就没有实现的基础,这是网络民主理论一个难以愈合的硬伤。

  1.网民意见不能简单等同于民意,网上的多数意见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意见。

  2.网络的本质是技术工具和信息传播方式,与民主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网络在民意表达中只能发挥媒介作用,作为一种实现民主的技术手段,是中性的,它可以为不同的目的服务,但本身不提供价值判断和导向作用,只是扩展了民意汇集方式,使之不再囿于古希腊城邦聚会辩论或者议会内部讨价还价的单一固定形式而已。换言之,网络只能是手段,而不是民意本身,它不堪承载新民主形式的重责。

  3.民主的产生有其前提,即社会和理性,没有这两个前提,就不可能有民主。网络民主的实现有一个预设前提,即每一个公民都能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呼声,政府只需按多数人的呼声行事就是正确。然而这种抽象的假设其实是靠不住的,党同伐异的非理性政治参与在现实中是常见的,而网络的虚拟性又会放大这种非理性。点击率、投票量等几何数量是否能够等同于理性的抉择还值得商榷。

  4.网络民主极易向其对立面转化。民主要求一种具有妥协、宽容精神的文化氛围,而网络意见和网络行为则具有很强的局限性、盲目性和非理性。

  5.网络权威缺乏,容易滋生网络无政府主义。无限制的网络自由不可避免地导致网络无政府主义的产生,进而动摇民主基石。有人曾断言,互联网是历史上存在的最接近真正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

  民主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但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设计上的完美终究敌不过现实实践的检验。当然,民主的发展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网络不必然带来民主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网络在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作为民主得以提升的技术条件,网络应该获得发展的空间,但不能对其因此能带来民主寄予过高的期望,不能偏离民主本质而舍本逐末。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王力勇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