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最有效的就业,是解决就业的最大路径。一个人创业至少可以带动三四人就业。因此要鼓励待业大军纷纷创业,在创业培训、注册、用地、贷款、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度的支持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是当前民生“五难”(就业难、看病难、就学难、安居难、保障难)的源头问题。没有就业,其他“难”就会“难上加难”,所以就业是当前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要中首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惜墨如金的报告在谈到今年的工作中有关就业方面的字数比去年增加近一倍,内容、措施较为详尽。
今年将成为本世纪以来就业压力最为沉重的一年
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前需要就业的群体有四大类:一是高校毕业生约710万(应届610万加上历届100万。目前很多高校毕业生实际签约率只有10%左右,而往年同期可以达到40%左右);二是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和新增农民工)约2000万;三是城镇新旧下岗工人、满18岁未能入伍和继续上学者、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等约1800万人;四是新增亟需就业群体,如新增退伍军人(约几十万)等。这四类人加起来全国大约4600万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多项因素叠加,今年将成为本世纪以来就业压力最为沉重的一年。
就业政策、对策有新亮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提出投入具体数字的资金用于解决就业问题,这在以往的报告是很罕见的。还有,以往谈到就业问题,大都提一些纲领性的要求,这次报告就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了五条较为具体的对策,这也是少见的。事实上,近年中央对就业问题十分关注。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要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2008年下半年,中央政府空前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就业的政策。除了推出以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外,一些旨在减轻企业负担或者扶助困难群体就业的文件也陆续发布。
———“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作用,这是一个很新的提法。由此,我们要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作用作重新评估。我十分赞同近日黄华华省长“广东需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说法,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应该采取“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科技创新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现代服务型”等产业并重的发展战略。
———“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提法。报告还用了相当长的篇幅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既有盲目扩招、专业设置重复、就业结构不合理、高校就业指导滞后等原因,也有就业市场不完善、创业平台不充分等问题,还有毕业生本身素质参差、就业观念偏差等因素。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比如“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等,各地、各部门应该提出细化的实施意见加以兑现。
———“对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给予更大支持。”这也是今年报告首次提出的。创业是最积极、最主动、最有效的就业,是解决就业的最大路径。一个人创业至少可以带动三四人就业。因此要鼓励待业大军纷纷创业,在创业培训、注册、用地、贷款、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给予大力度的支持,特别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办、领办各类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或从事个体经营,积极发展种养业、特色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等多功能农业,以及传统手工艺品制作等。
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一个带有普遍性、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首要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旗帜鲜明地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相信只要上下高度重视,措施得力,政策到位,就业压力定会得到逐步缓解。
(作者为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