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树立“三观”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4-02 13:02:0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有什么样的事业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观;有什么样的工作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指明了方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三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好与快、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三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不断扩散和蔓延,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已对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3.8%,比2008年11月最低的5.4%的增速还要低1.6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1.2%,比2008年最后两个月的平均跌幅加深19.7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上年同期下降26.23%,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比上年同期下降36.85%,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

  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化危机为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谋划发展上,用在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上,少一点应酬,少开一些无用的会,少说一点空话,正确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在好与快上,必须坚持快以好为基础,好是快的前提,要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把工作着力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十项措施,预计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投入1.18万亿元,以此带动全社会投资4万亿元,要优先安排已有规划的项目,加快工程进度;同时抓紧启动一批新的建设项目,办成一些群众期盼、对国民经济长远发展关系重大的大事。要坚持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需求,又积极拉动消费需求。要坚决克服“一代人政绩,几代人包袱”的现象,严防出现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二、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远远高于同时期世界经济平均3%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生态环境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6年我国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2007年5月江苏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暴发,无锡市区80%以上家庭的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城市供水陷于瘫痪;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的消费量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压力也日益加大。

  如何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并进,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问题。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是相互促进的,加快发展是硬道理,保护生态环境是硬任务,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落实保护生态环境优先战略,并不是不要发展或放慢发展,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领导干部既要毫不动摇地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快速增长,也不能依靠放松发展来消极地保护生态环境;要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努力用最小的生态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经济发展要上去,生态环境保护也要上去。要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唯一标准,严防出现以牺牲人民群众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污染工程”。

 

  三、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最近几年,我国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加快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也应该看到,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就不了业,一些企业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找不到活干;城市和农村中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十分困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少群众的住房条件还比较差。以劳动就业为例,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统计数据分析这几年的就业形势,2004至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分别为980、970、1184、1204、1113万人,五年平均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为1090万人,而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完成的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为900万人,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数少了190万人,减少了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比2008年末登记失业率高出0.4个百分点,表明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劳动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民生问题事事关乎百姓冷暖,件件连着党心民心,衡量和检验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处理得好不好的最根本的标准, 是看人民富裕不富裕、幸福不幸福。纯粹为了发展而发展,为了建设而建设,人民群众富裕不起来,感觉不到幸福,加快发展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不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发挥不出来,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失去支持、遭遇阻力,最终必然会影响发展。解决民生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群众谋求更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和福祉。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把加快经济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好上来,严防出现向人民群众承诺而办不到的民生工程。(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南省主委)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施耀忠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