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勇敢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在党内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清除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对党的肌体的侵蚀。这对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弘扬正气、振奋精神,改进工作、解决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实践中,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注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为主。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恰如其分地 指出错误性质,具体地分析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明确指出错误的危害性和改正的方法。批评的过程就是评理、说理、以理服人的过程。首先,讲理要讲正理,帮助被批评者通晓事理、明辨是非、了解利害;使之听后茅塞顿开,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千万不能就事论事,这是论不出所以然来的,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其次,讲理要讲全面,对被批评者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对是非和利害关系要全面揭示,不能知其一点,夸夸其谈。再次,讲理要讲到点子上,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对象、不同个性特点,抓住问题的要害,中肯地、就事论理地、实事求是地去讲人们迫切需要懂而又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道理。
要态度诚恳、以情动人。要以真正同志式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体察被批评者的心情,和风细雨地进行思想帮助,这样,批评才能像春风化雨般地点滴入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从端正对被批评者的根本态度入手,做到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通过诚恳待人、以情感人,疏通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心理联系。要把对错误的“无情”与对同志的“有情”结合起来,打动被批评者的心。
要适时适度。适时,就是要掌握好“火候”,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适度,就是要把握好分寸,是什么问题就讲什么问题,问题到什么程度就讲到什么程度,不记小账、不翻老账、不算总账。批评的频率要适度。对有缺点的同志,既不能不管不问或很少批评,也不能批评过于频繁。批评实施的范围要适度。选择在大范围内进行批评要有个度的限制,该公开批评的不要个别谈话,该小范围内批评的不要在大会上批评;选择的范围过“窄”,不能很好地教育本人和群众;选择的范围过“宽”,容易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从而激化矛盾。批评问题,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某人与自己亲近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因为对某人有成见就借题发挥,小错大批,利用手中权力泄私愤。同一错误,批评处理时要一视同仁。
要强化“两手抓”的观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坚持一手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手抓经济建设和正常工作。不能一边批评解决旧问题,一边停顿工作制造新麻烦;也不能只顾处理眼前一些具体事务,而不整改落实过去的问题引发带来新的问题和更大的麻烦。只有这样,批评教育才能促使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端正思想作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做到求真务实、言行一致,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内蔚然成风,达到预期目的。(作者单位:新疆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