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从奥巴马看球谈文化商机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4-02 13:09:00

  日前,上任一个多月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尽管面对着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挑战,但周末居然手握啤酒杯,和近2万名华盛顿球迷一起津津有味地欣赏NBA球赛。他不仅是忙里偷闲享受生活,更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以NBA、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体产业。

  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未来2年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投向何方,无疑是这次两会代表委员们的中心议题。选择刺激经济的突破口和重点,必须既要着眼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当前目标,更要兼顾改善民生、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长远目标。当前,制造业因为内需外需双双不振而面临产能过剩挑战,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又因投入巨大、周期较长等因素而限制其拉动作用,那么,能够兼顾上述目标的最合适领域,莫过于文体产业。

  文体产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体产业占GDP中的比重普遍高于10%,美国则高达25%以上,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光体育产业每年产值就达200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石化工业、汽车工业。日本文化产业的规模比电子和汽车业还要大,成为第三大产业,广义的动漫产业占日本GDP十几个百分点,占世界市场的62%。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文体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20%和10%。

  我国文体产业既有着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容量巨大的市场潜力,更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共文体设施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还存在严重的历史欠账。以图书馆为例,3亿人口的美国拥有各类公共图书馆3万个,平均一万人就拥有一个,而且这些图书馆绝大多数都直接服务于社区市镇。如果我国按平均3万人拥有一个公共图书馆计算,总数应该在4.5万个左右。但截止200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为2799个,缺口之大可想而知。人均藏书册数、每千人拥有的建筑面积等各项指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再以公共体育设施为例。据统计,200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为34%,201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0%,也就是说我国体育人口现在已接近4.5亿,很快将达到5.2亿,无疑是全球之最。但拥有巨额体育人口的中国,不仅公共体育设施还十分缺乏,体育产品的消费更是远未启动。数亿体育人口中,能够在周末甚或每天免费享受所在社区或者乡镇公共体育设施的人,目前还是极少数。

  如果今后5年在全国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兴建3万个公共图书馆,平均每个投入按100万计算,总额将达到300亿;兴建3万个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场地的户外公共体育设施,平均每个投入按500万计算,总额将达到1500亿。这1800亿的投资不仅会拉动建筑、房地产、体育、图书新闻出版等相关产业的急速发展,而且会提供至少近100万个就业岗位。

  更为重要的是,这1800亿的投资不仅能惠及民生,进而极大地提升国民文体素质和生活幸福感,而且还能激活并夺回世界上规模最大且潜力无限的文体消费市场。在中国有3亿人打篮球,如此巨大的一块市场蛋糕,目前几乎是拱手送给了美国NBA:15-24岁的球迷中有83%是NBA球迷,2006—2007赛季的电视转播收看人数高达12亿。中国足球球迷估计也在3亿左右,但这么多的球迷,也每每只能守着电视机和网络,熬夜观看欧洲五大超级联赛。如果以文体产业投入促进体育联赛的提升,伴随数亿球迷回归的,将是中国文体产业的历史性飞跃。

  有现实需求也有市场潜力的中国文体产业,现在迎来了经济转型和刺激内需的良机,如能借机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年后,中国领导人也一定能同样轻松地坐在球馆里与民同乐;不过与之不同的是,那时的中国经济将如日中天。

  (作者为首都经贸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作者:张智新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