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不讲条件就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4-22 13:43:00

  “铁人”王进喜有句名言:“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几层含义:一是要上就必须讲条件,有条件;不讲条件,条件不具备就不可能上,硬着头皮上是蛮干,蛮干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二是有条件得利用好条件,现成的条件摆着不用或者利用不好,也无济于事。三是没有条件就要努力去创造条件,准备条件,而不是无所作为,消极等待。归结为一点,就是要讲条件。同样,跨越式发展也要讲条件。不讲条件,跨越式发展就无从谈起,更不可能实现。

  那么,跨越式发展到底应具备哪些条件呢?这就要从跨越式发展的定义说起。据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落后者对先行者走过的某个发展阶段的超常规的赶超行为。从这个定义来看,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一定历史条件”。没有这“一定历史条件”,跨越式发展就成了空谈和奢望,对于现实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从这个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去把握,笔者认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跨越式发展的主体条件,是相对落后的一方,或者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低谷的时期。比如中国和美国,相对来说,中国要落后于美国,相应地中国要比美国更适合也更容易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比如,相对来说,1949年和1978年时的中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几乎是跌至“低谷”,是一个发展的“节点”和契机,把握好了就会强力反弹或者强势崛起。究其原因就在于落后的一方或低谷时期,蕴涵或积聚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条件。准备跨越式发展的地区,即后发地区,可以避免走前人的弯路。当然一点弯路不走不可能,但起码可以尽量少走一点弯路。正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走弯路的根源在于对发展规律认识不清、把握不好。这对于第一个走的人或地区而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后来的人或后发地区而言则因为有了前人实践,因而可以对其成功经验加以借鉴或对其失败教训加以汲取。现在我们将科学发展,就是要避免走外国那样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三是跨越式发展的机遇条件。在发展的大的形势和趋势之中,必然蕴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寻觅到和把握好这种机遇就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战后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日本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元气重新崛起,就是把握好了中、美、苏世界大三角在朝鲜战场的角逐的历史性机遇。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免于战争的威胁和破坏,同时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借助朝鲜战争的战略物资供应,拉动内需,扩大生产,赚取巨额利润。所以,朝鲜战争最后真正的赢家不是别人,而是日本。

  四是跨越式发展的优势条件。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也就是说,有了机遇还得抓得住、用得好才行。而抓住用好机遇的前提是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比如,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不少地区直接从原始社会或者奴隶制、封建制社会跃进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靠的就是我们新生政权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再比如资源能源的优势,苏联解体后,取而代之的俄罗斯一直徘徊不前,这倒未必是叶利钦多么无能,也不是后来普京如何英明,而是特定时期世界资源尤其是能源危机帮助了俄罗斯“起死回生”。当然这种优势也很脆弱,比如时下金融危机,俄罗斯受到冲击就不小,但总的趋势还是比较有利的。

  五是跨越式发展的引擎条件。跨越式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引擎拉动才能奏效。这个引擎可以是一个能量巨大的人或组织,也可以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创造。比如,中国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一代伟人,中国革命和建设才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的飞跃。比如,近代的英国,正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开启了一个工业革命的新时代,生产力大幅提升,英国也一夜崛起,称霸全球。再比如,我们的浙江义乌,就是一个个小商品起家,进而做大做强,进而成就了义乌小商品流通天下的新局面。

  六是跨越式发展的创试条件。跨越式发展可以是瞄准一个明确的既定的高标准、大目标,比如深圳以“再造香港”为蓝图;也可以是一张白纸画出最美的图画,就是为了发展,大胆地试,大胆地创,敢为天下先,有着一种执着、冒险和探索的精神。比如江苏的宿迁,就是在不违背上级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勇于探索新路,创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再比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数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胆地试,大胆地创,最终才杀出一条血路来。没有那么一股子冒的精神,没有创试的胆略和气魄,就不会有现在的发达和富裕。

  七是跨越式发展的驾势条件。也就是平常说的借力发展、带动发展。这主要是在一个区域性经济合作圈里,通过优势互补,借力和带动发展。典型的例子是河北的廊坊。廊坊市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大北京都市经济圈的带动。廊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有为北京提供后方基地的条件,而北京则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的优势,通过这种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合作,两地互惠互利,在北京的带动下,廊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假如没有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没有北京的辐射和带动,廊坊的跨越式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八是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条件。也就说,以上各种条件的发挥最终要得变成党委政府的发展思路、决策和行动。没有这个关键一环,一切都将付之东流。思路决定出路,决策决定行动。好的思路,好的决策,乃至好的行动即决策的执行和落实,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比如,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个大的思路和决策,没有对接香港和海外市场走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决策和坚决的执行行动,也就不会有广东率先发展的今天。当然,在科学发展观的启示下,我们的决策更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能和子孙后代抢发展空间,这辈子的人把下辈子该干的事也干了;我们的行动更应该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和子孙后代争发展的资源能源,吃祖宗饭、断子孙粮。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梁煜璋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