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5-08 16:44:00

  在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爱国主义得到了生动体现。无论是救援人员、灾区人民还是各地党委政府、各族群众,无论是港澳同胞、台湾同胞还是海外华侨,所有中华儿女都真实地流露出拳拳爱国之心,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些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事迹,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教育意义。高校应通过大力宣传抗震救灾中的爱国主义事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使之转化为刻苦学习、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自觉行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撑。当一个民族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时候,民族精神的这种支撑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中华民族的坚强与勇敢得到尽情演绎,人性的善与美得到充分展示,责任、关怀、爱心、互助等宝贵品质得到最好诠释,进一步弘扬和升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些美好感人的自觉行为,能够使大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高校应运用抗震救灾精神对大学生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情和建设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加强理想信念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支持人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的坚强精神支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医疗人员、青年志愿者等从全国各地火速赶往灾区;大批承载着炽热爱心的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运往灾区,凝聚成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快速及时的反应部署、科学有序的指挥协调,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高校应大力宣传这些成绩和进步,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力宣传抗震救灾精神所包含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等内涵,引导大学生克服自强自立意识淡化、依赖思想严重、心理素质脆弱等不足,培育艰苦朴素、克勤克俭、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宣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力宣传抗震救灾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抗震救灾中人民子弟兵、武警部队、医疗人员、青年志愿者等迎难而上、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抗震救灾所体现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强勇敢、自强不息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和“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抗震救灾所体现的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关爱他人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和弘扬抗震救灾所体现的顾全大局、服从命令、严守纪律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思想观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何立新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