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由招商证券主办、中信出版社和华夏时报联合主办、和讯网独家网络支持的 “雪球滚动财富——分享巴菲特投资真谛”高端论坛在北京王府半岛酒店举行。股神巴菲特唯一授权的个人传记《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出席,与中国读者和投资者分享巴菲特的投资真谛。
2008年的金融风暴让全球的投资者感受到了经济冬天的寒冷。对巴菲特来说,2008年是棘手和尴尬的一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去年全年股价下跌32%,账面价值缩水了9.6%,这是现年78岁的巴菲特自1965年执掌公司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当然,2008年对巴菲特来说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他生平唯一授权的一本个人传记《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也在这一年出版上市。对于这本传记,巴菲特始终保持着低调的姿态。不管是英文版版税以720万美元的天价出售,还是该书预售阶段就引发的热切期待,每当记者问起,巴菲特都笑着说自己希望书能够卖好,却始终没有参加过一场有关图书的宣传活动。或许他想以这样一种姿态,让世人对这本传记做出自己的客观而公正评价。而这部传记的中文版,今年1月在中国一上市就荣登畅销书榜高位,上市不到半年销量超过50万册,成为2009年中国图书市场上口碑最好、销售最为火爆的一部人物传记。
然而,股神的低调并没有阻挡人们对他一如既往的热情。本书英文版在美国上市后就迅速荣登亚马逊销售排名冠军,迅速引发了“雪球”热潮。而这本书的作者艾丽斯·施罗德,一位年轻睿智的美丽女士也因为本书的热卖而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艾丽斯·施罗德曾任摩根士丹利的董事总经理,因为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研究报告而与巴菲特结识,在为该公司担任财务分析师的6年中,施罗德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巴菲特,也因此成为了巴菲特的忘年之交。
实际上,是巴菲特主动提出请施罗德为自己撰写一本传记。“亲爱的,我希望你能来写,我想我并不擅长于此。”他说。在这之前,以巴菲特为主题的书籍已经汗牛充栋,但巴菲特本人显然没有从中挑出令他满意的一本。他一直热切盼望能有这样的一本更权威的传记,而这个作者必须懂得商业、懂得投资、了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并且对生活有深刻洞察力和独到见解。他相信如果由施罗德来做这件事的话,可以做到完整全面且客观。
这本书显然获得了意料之中的成功。最值得称道的是,这种成功不完全借助于传主巴菲特如雷贯耳的名声。《纽约时报》评论说:巴菲特先生选择艾丽斯·施罗德为其作传真是明智之举。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纵横捭阖,收缩自如,娓娓道来巴菲特的传奇故事,抽丝剥茧地梳理了他那盘根错节的商业帝国。因为这本书,艾丽丝·施罗德与本·伯南克、希拉里·克林顿一起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为“2008年度最受瞩目人物”。
2009年这个夏天,在经济寒冬尚未消退之际,施罗德开始了她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应《滚雪球》中文简体版出版商——中信出版社,以及主赞助商招商证券的邀请,施罗德将访问北京、深圳、南京、上海,参加多场高端商务论坛,与中国投资者交流巴菲特的投资秘诀和财富人生。会议围绕这一主题,特约嘉宾《投资者报》执行总编辑何刚、深圳市同威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李驰等中国金融领域顶尖投资人与施罗德进行了深入讨论。
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从投资的角度讲,湿雪,指的是在合适的环境中投入能不断滚动增长的资金。长坡,指的是能让资金有足够的时间滚大变强的企业。适合投资的环境该如何衡量?又如何来发现好的企业?巴菲特为何总能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价值投资的方法看起来简单,为何做起来很难?中国是否能够涌现出如同可口可乐、吉利、富国银行等能够持续为股东带来回报的公司?中国股市是否能成为贯彻“价值投资”的温床?巴菲特神话是否可以继续?
我们看到,在人们因为巴菲特最近的投资失败而纷纷质疑“股神老矣,尚能赚否?”的时候,巴菲特依然可以从容地面对自己的得失。在最近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开幕短片中,他狠狠自嘲了一把,扮演了一位床垫推销员,推销一款名为“沃伦”(巴菲特名字)的床垫,却被顾客拒绝,理由是床垫“高低不平且反弹缓慢”。
在滚雪球的过程中,一个人需要的除了眼光,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不能光看眼下的情况就决定是继续还是放弃。巴菲特虽然承认做了错误的投资,但并不代表他会甘心失败。滚雪球是他一生的事业,就像巴菲特说的:“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屡屡出手,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这个观点——不是总有那么好的机会,让你爬上一个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