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959年彭德怀庐山罢官,可以说是早有定论。其起因是彭德怀在1959年7月14日给毛泽东写的一封信。但如果与1958年毛泽东对军队整风的指示联系起来研究,似乎可以看出,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毛泽东指示吸取朱可夫教训
从1958年初的南宁会议到3月的成都会议,毛泽东多次说过,今年要抓一下军队的事。毛泽东真正关心军队的事,反映在1958年1月21日他在南宁会议的结论中的一段话。他说:
党委要抓军事。军队必须放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要好好同军事工作方面的同志们商量。一年抓四次。在整风中,建议军队拿几天时间讨论一次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的问题,此事由军委发出指示和有关朱可夫错误的材料,吸取苏联的教训。
对全国胜利以后,军队将帅是否会居功自傲、不听指挥,毛泽东早在进城之初就高度警觉。刘伯承在与一位高级将领谈工作时曾说过,1949年刚解放进城,六个军区司令员去看毛主席。当时心想,毛主席可能要讲几句鼓励的话,可没有想到,毛主席开头就说:你们这些人要守规矩,听指挥啊,不然我就从你们几个人开刀。刘帅说:我听了以后,心里直打颤,他是多么严格啊!这次,毛泽东就是捡起朱可夫这块“石头”,向军队的将帅们抛了过来。
什么是“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
朱可夫,苏联元帅,1957年10月27日前为苏联国防部长。在苏德战争期间,1942年8月起直到战争结束,朱可夫担任仅次于斯大林的最高副统帅。在指挥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和柏林战役等一系列决定性战役中起过重要作用。战后,曾担任首任驻德苏军总司令和德国苏军占领区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功高盖主,被斯大林贬为地方军区司令员。斯大林逝世后,朱可夫恢复了国防部副部长的职务,并于1955年2月出任国防部部长。1957年6月,在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受到莫洛托夫等多数主席团委员反对,会议以七比四的表决结果,要求赫鲁晓夫辞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则要求召开中央全会。在中央主席团休会期间,朱可夫命令国防部门用军用飞机火速把在各地的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朱可夫这一着,为赫鲁晓夫在中央全会上击败莫洛托夫等人,并把他们打成“反党集团”起了决定性作用。朱可夫本人因此由苏共中央主席团候补委员升为主席团委员。
但也正是这一着,引起了苏共党内高层对朱可夫的警惕。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道:正是在这个时候,朱可夫“僭取了很大的权力,开始使领导成员感到担心。主席团的其他委员一个个来找我,表示他们的关注。他们问我,我是否像他们那样能够看出,朱可夫正在努力夺权——我们正面临一次军事政变……我告诉其他同志说,‘我知道朱可夫在搞什么。我同意你们的意见,我知道我们应当做什么……”
1957年10月27日,塔斯社发表一份官方公报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苏联元帅罗吉昂·雅科夫列维奇·马利诺夫斯基为苏联国防部长。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解除苏联元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的国防部长职务。
11月3日,苏共中央公布《中央全会关于改进苏联陆军和海军中党的政治工作的决议》,谴责朱可夫试图削弱党组织在武装部队中的工作,企图取消党对军队的领导和监督,从而“破坏了党的列宁主义原则”。中央全会认为,朱可夫丧失了“列宁教导我们的党的谦虚精神”。他以为他在“我国人民及其武装部队在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一切胜利中是唯一的英雄”。朱可夫辜负了党对他的信任。这就是历史上的“朱可夫事件”,也是它所以引起毛泽东关注,要求“军队拿几天时间讨论一次朱可夫所犯严重错误的问题”,并从朱可夫错误中吸取教训的重要原因。
军委扩大会拿粟裕开刀
关于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把反对教条主义作为会议的中心主题,林彪在1959年8月31日军委扩大会议第一综合小组会上的发言中说,去年军委扩大会议反教条主义的情况,他记得很清楚。在军委扩大会以前,彭德怀的态度是不明确的,当时军委扩大会议马上就要开,但并没有确定以反教条主义为主题。在他(林彪)看到训练总监部关于对反教条主义争论的材料以后,就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于是他就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毛主席,毛主席认为应该开展这个斗争。林彪这番话说明,是他的意见才使毛泽东下决心扭转了会议的主题。
对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何以会以批判总参谋长粟裕的“个人主义”揭开序幕?从上述毛泽东要军队将帅接受朱可夫事件的教训来看,就非常明白。因为,彭德怀作为军委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决不会意识到毛泽东抛的这块石头是朝着他来的。党内传统是,谁是领导,谁就是党的化身。因此,彭德怀理所当然地要寻找不服从他领导的人,这便是总参谋长粟裕。
粟裕,人民解放军战功赫赫的一名骁将。1946年,粟裕就挑起了华东战场战役指挥的重任,并多次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为中央军委和毛泽东采纳,对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具有重大影响。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十名大将中,粟裕名列第一,绝非偶然。1951年11月,中央军委任命粟裕为总参谋部第二副总参谋长;1954年10月,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
粟裕就任第二副总参谋长时,总参谋长徐向前因病在治疗休养,由第一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代总参谋长。1952年7月,彭德怀接替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粟裕先后在聂、彭二帅领导下,工作上难免发生碰撞。例如:1952年7月,聂荣臻任代总长时,对呈送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文件有所控制。据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的张震回忆:“聂总说:毛主席他们管的事多、太忙了。你们的东西事无巨细地都报上去不好,以后报到我这里就行了,需要毛主席他们知道的由我批后转报。从那以后,我们送到毛主席、刘少奇同志、朱老总那里的东西就少了。后来毛主席召开会,把几个老帅都找去,我也被叫去。毛主席对我说,早先还见得着你们作战部的报告,后来也看不到了,现在党政民系统的东西一大桌菜吃不完,军事系统就没有吃的,干饿。”毛泽东批评后,粟裕认为自己也是有责任的。因刚到总参工作时,毛泽东就规定粟裕每半月向他直接汇报一次工作。粟裕起先是按规定执行的,聂代总长有了以上交代后,执行就不够坚决了。同时粟裕认为,自己作为总参领导人之一也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便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不料毛泽东在他的检讨上作了批示,不但写上“此种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作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对聂又作了批评。此事,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