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国人嗜好做官的现象透析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5-25 15:06:00

  中国人对当官有独特的情感,中国人一般都欢做官。笔者认为,人生的一切追求,无非就是两种: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而做官,则把这两种的追求高度融合为一。纵观中国的历史,横看当今中国的现实,权力是个好东西,在中国做官真的很好。

  “官”,是经过任命(上级)担任一定职务,掌握一定的公权并“依法”享受一定优越的“待遇”的人。100多年前,秋瑾在一次演讲中说:现在我们中国的许多人,把做官当作最上等的生涯。改革开放以来,“做官”的观念,已深入许多人的心。如果进入了官场,在一定的时期不能够“混”得一官半职,都会“如牛负重”、“怀才不遇”之感。现实中也有不少在官场“混”的人,为了获得“一官半职”,除在努力地工作外,还想方设法去跑官、要官甚至买官。

  

  改革开放以来,做官的好处在显现。“没当官想当官,当了官想升官”,这是在官场“混”的人的一般想法(过了提拔年龄的除外);想“做官”、“做大官”,但又不大好意思公开讲、不能公开讲,这是在官“混”的人的一般心情。因为现在“做官”,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福利”,如今生活中一个人当了官有了权,不仅是多了顶“乌纱帽”,还能带来方方面面的有形的无形的利益。

  “有个富商捐了个知府,皇帝问他:既然经商可以致富,你又何必捐官呢?富商答: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经商获利虽多,但终不如做官获利优厚,而且当商人也不如当官体面”[1]。远看中国古代史,有哪一个官员穷过平民百姓的。近看中国的现实:改革开放中国全体社会成员都得到了好处。但是“党政官员群体依然是现有改革中收益最多的人群……其他社会人群,特别是工人和务农的农民属于受益少的群体”[2]。现实生活中,有官有职就是不同,它能获得“稳定”的“体面”的,而且“合法”的收益(获)。陕西省一名县委书记说:“我们的工资含金量比较高,工资基本不花[3]。“领导干部的待遇是足可养家糊口,过体面人的生活,一直到老都有保障”[4]。官员在职时,按职级享受工资薪水等一切福利待遇,能享受到现时官场中的“潜规则”带来的许许多多的收益,而且这些福利待遇是终身的。获得这些利益不像做学问那样“费神”,不像工人农民那样“艰辛”,不像炒股那样“风险”。

  现在一旦进入了一定级别(副科)的官员,只要不犯错误,不管能力怎样差,都可以“干”到退休——真好!官员退休后,遇到调整工资及待遇,也是按在职同职务同条件人员标准工资调整增加。美籍华人牛满江教授讲过:在中国要想富先做官,当官致富是中国的一种途径。这是实话,这是中国古今事实。但是,目前我们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罢了。

  

  古书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其实就是“官中”,读书为了当官,当官即是发财。一个人在社会工作,讲到底无非是使自己“生活美好”些,而“金钱”与“生活美好”息息相关,在中国“为官”与“金钱”则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改革开放国人眼界大为开放,也进一步认识认识“金钱”及“权力”的地位作用,人们开始追逐和利用权力,去创造“金钱”,为“生活美好”服务。

  理论上说,官是“权、责、利”的统一,但诸多的人只是看到“权与利”,把“官位”、“职务”当作资本、特权、福利。理论上说,“官”的实质是“公仆”,但现实中,“官”在诸多官场“混”的人的心中,它已经是“权”、“名”、“利”的代名词,已经是一块“敲门砖”。毋庸讳言,许多的人为官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事业(应承认,也有些人为官的,是想奉献,实现自我),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利用权力去得到实惠,捞到待遇,诸多的人是视做官为谋求衣食即谋生的手段,发财是直接的目的。中国的官员“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认识比任何一个国家的官员都要系统深刻,但现实中,许多官员的行为却令人失望。

  毋庸讳言,现在当了“官”,特别是单位“一把手”的“官”待遇是很好的,是很有价值的。福建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贪官)讲过一句诸多为官者心想而不敢讲的话: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笔者在餐桌上听到一位基层单领导(经理)的“肺腑之言”:“在一单位如果你没有一官半职,在什么方面都是很吃亏的”。作为一名有二十年党龄、三十年教龄的布衣教师的我深有感受。鲁迅说过:人们常常说升官发财,其实这两件事是不并列的,其所以要升官,只是因为要发财,升官不过是一种发财的门径。人们都明白权力(官)虽然不是印钞机,但它时常能变出钱(东西)来。如果现在做“官”真像马克思所言的: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办公津贴,都……消失了,笔者深信,诸多的官场之人,都不想(愿)做官。但是,现在做官并非像马克思所言的那样,官不仅仅是职业,更是成功、地位(权威)、福利的综合体。

  

  孔子说过:“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意为:君子到死的时候,名声还没传出去,那就是一件很痛心的事)。屈原对名也很重视,他在《离骚》写道: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不立。李贽也言:非名非利一事无,奔走道路胡为呼。这里的“名”,既有“名声”之意,更有“官位”之内涵。

  2008年9月广东公开选拔100名副处级年轻干部,共有6277人报名,经资格审核4337人符合条件,近44竞1。这么多人去“竞官”一下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热点。舆论的焦点之一,就是 “官”的价值。“为什么40个教授争一个处长职位”, “这不是体面不体面的问题,而是事关实惠,处长比教授实惠”,“处长有权力用车,有权批条子,有权指挥人。教授就不行”。“‘40个教授争一个处长职位’的现象,仍然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下去”[5]。教授选择竞争处长,实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中国有句成语“九儒十丐”,即统治者把人的职业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官”大家都明是手里权的人,“吏”即是没有品级的公务员。现实中“人们因官位大小被分成三六九等,官与官之间,官与民之间,等级森严,人们又习惯地在工作生活的交往中,严格地去维系和体现这个三六九等,分配原则也因此有了极大的相关性而被绝对化,这就是我目前见到的正常秩序”[6]。现在,无论在官场“混”的人,还是在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干”的人,能成为“官”(副科级),则意味着获得了高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和各种各样的权利,它是荣誉、学识和权威的象征,是成功的标志之一;能成为“官”,也为今后获“体面的福利”铺平了路。中国古今官场史告白人们:官、名、利是相通的,是统一的。

  有人问一位新升任“副厅级”的县委书记,与没有升“副厅级”有什么的不同,这位县委书记说:一是工资级别增加了,二是在市里开会的排名提前了。现实中许多人都信奉等级制,但口口声声呼唤人人平等,一有机会谁都想获得比他人更多的特权和利益, “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是现实中许多人的终极理想。 “一个中国孩子在过11岁生日时说:我吹蜡烛时许的愿是买彩票中500万大奖,然后去周游世界,最后剩下的钱买个官来当当”[7]。可见“官”在国人心目中的价值。

  

  生活中,个别官员时有讲“无官一身轻”。其实,这是言不由衷,是假话(生活中不少的官员都是“两面人”,说一套,做一套)。其实,“无官一身轻”中的“轻”是许多“退下来的官员”最痛切的一种感受,因为,这个“轻”不是“轻松”的“轻”,而是失去权力后没有份量、没有作用“轻飘飘”的“轻”,是被人们看不起的“轻”。诸多为官都说,富贵功名权力都是身外之物,但,他们一见了功名,便舍者性命去追求它,及至手之后,虽然口说为官“味同嚼蜡”,但是心里就是“不愿弃之”。现实中,有多少人(特别是官场“混”的人)是能够看破“官”的呢?现在许多官员就像《红楼梦》所说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笔者问过诸多官场的人,“做官”有何价值,在回答中有一点是基本相同的——说得好听,人是社会人,能实现人自我精神价值;说得不好听,人是经济人,“官”有价值,做“官”能带来更多(大)的新价值。笔者认为,不论什么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合符道德和法律制度的方法,去获得“升迁”、“官职”、“功名”,改变处境,提高地位,增加财富等等,是人之长情,这体现了你的能力,也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你的认同。这是好事,无可非议也无可讳言。笔者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官是想实现自己才能,实现自我,做些好事,造福社会,带领众人致富,那这是好官,这是好的“官德”,值得肯定、更值得提倡。也但愿有这样“官念”的人多起来,并且能进入官场做官、做大官。

  “人们追逐权力不仅是因为权力能满足个人的利益、价值和社会观念,而且还有权力自身的缘故,因为精神的和物质的报酬存在于权力的所有和使用之中”[8]。人生的一切追求,无非就是两种: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而做官,则把这两种的追求高度融合为一。纵观中国的历史,横看当今中国的现实,特别是历了改革开放30年,与无数党政官员接触后,更深深感到或印证了做官的好处。在此讲句人话真话,权力是个好东西,在中国做官真的很好。(作者单位:中共恩平市委党校教研室)

  注释:

  [1] 李乔:《清代官场百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5.p71

  [2] 《中国青年报》2004.12.14.

  [3] 石磊、洪鹄:《中国强势群体排行榜》,《杂文月刊》2008.2下.p44

  [4] 向辉礼:《领导干部要守好本份——在县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蜀南学刊》2007.4.p5

  [5] 2008-09-06人民网

  [6] 戚泓:《我与历史的悄悄话》,《南方周末》2008.10.09.E29“读者来信”

  [7] 《杂文月刊》2007.3下.p33

  [8] 王学泰:《为什么说古人只是勉强活着》,《同舟共进》2008.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者:夏天雪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