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郑杭生:五大挑战催生中国式“紧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5-27 15:13:00

  在我看来,一个社会中,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下层永不绝望,这种社会结构是比较有弹性的

  “弹性社会”和“刚性社会”这种提法本身,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对立的,我们要争取的是“弹性社会”,要消除的是“刚性社会”。其实世界上,既找不到纯粹的“弹性社会”,也找不到纯粹的“刚性社会”。

  现实中“弹性”、“刚性”往往被曲解

  “弹性”是从物理学中借用来的术语,但在日常生活中,弹性也常常被用来指称“随意性”,如网上有题目为《“社会抚养费”弹性太大了》、《弹性退休别“弹”离社会实际》这样的评论文章,批评的是弹性过度,没有一定的规范,变成了随意性。“刚性”在社会科学中则是指“规制性”。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规制性。正如自由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行动一样,弹性也是在一定规制范围内的灵活性,刚性则是与灵活性相联系并在灵活性中显示自己的规制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刚性”往往被用来指称带有一定贬义的“僵硬性”。

  无论在弹性的问题上,还是在刚性的问题上,都存在各自的两个极端,因而都要坚持反对各自的两个极端。在弹性问题上的两个极端是:或者没有灵活性,只剩下规制性;或者灵活过度,灵活到失去规制性。在刚性问题上的两个极端是:或者没有规制性,只剩下灵活性;或者规制无边,规制到失去灵活性。在社会生活中,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该灵活的要灵活,既不能一点灵活性也没有,也不能灵活到一点规制也不讲。同样,该规制的要规制,既不能一点规制也没有,也不能规制到一点灵活性也不讲。这就是说,关键是要正确把握弹性和刚性之间的度。有意无意地褒弹性贬刚性,或反过来褒刚性贬弹性,都是没有学理根据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作者:郑杭生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