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面对日益深化的全球金融危机,西方共产党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对危机的形成原因进行解读,从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际力量平衡、替代性斗争四个维度对危机的影响作出判断,从政府干预的形式、目的和效果三个方面对各国政府的干预政策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替代方案和四种斗争策略。通过对这些共产党关于这场危机基本观点的梳理和比较,可窥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点之一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已经波及世界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面对来势汹涌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市场进行“社会主义”特征的干预,就连向来信奉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美国也不例外。一时间,西方媒体称,美国可以改名为“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了;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著名教授理查德?塞尼特在《金融时报》撰稿断言,我们正进入“金融社会主义”时期;俄罗斯前首富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尽管身在狱中,但在研究了金融危机之后仍宣称,“新社会主义”将盛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也指出,“社会主义的幽灵回来了,在拉丁美洲游荡。”“乱花渐欲迷人眼”,到底全球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其影响如何,以及如何看待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救市政策,共产党人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行动等等,美、希、葡、英、德、卢、荷、比、爱等西方国家共产党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这些观点进行梳理和比较,不仅有助于我们认清这场危机的实质,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国际共运的一些新特点。
一、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
关于当前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西方共产党主要存在两种解读视角:一是从操作层面来追溯这场危机产生的技术性失误和政策性弊端;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层面来认识这场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
采用第一种解读视角的,以美、英两国共产党最为典型。美共主席萨姆?韦伯于2008年9月27日和10月1日在美共官方网站上连续登载了《金融与当前危机:原因及出路何在?》一文。他在文章中指出,当前这场首先发生在资本主义体系核心地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源于新自由主义主导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从表面看,这场金融危机是大量没有充足准备金的借款、掠夺性的贷款、存在问题和风险的金融产品、违规操作、不透明的金融市场和泡沫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所致;实际上,这场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金融化进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经济金融化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积累模式以及治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其目的是要在国内及世界事务中恢复美国资本主义的活力、利润和主导地位。但是,金融化在给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本主义自身更加深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化在促进美国及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美国家庭、政府和公司债务达到天文数字;二是金融化在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的同时,也将大量不稳定因素引入了美国及世界经济的血液之中;三是金融化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使得财富从其创造者——世界劳动人民手中转移到了财富占有者——美国金融资本的上层人物手中;四是由债务驱动的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支撑全球需求的同时,也把世界经济同美国经济的高度金融化、债务化及其不稳定性捆绑在了一起。最终,金融化在延长资本主义向上的周期性运动的同时,也使经济进入了一个硬着陆阶段,并演变成一场更加深刻的危机。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给虚弱的资本主义积累模式以沉重一击,击碎了美国希望在21世纪保住其无可匹敌的经济霸权的美梦。为此,萨姆?韦伯引用了世界体系理论家乔万尼?阿里希的话说,在一个制度化的资本主义积累周期的末期,居于主导地位的霸权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寻求一条金融扩张道路,其目的就是要重新扩大其日益衰落的权力。但是,先后走上这条道路的荷兰和英国最终都丧失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美国正面临着一个同荷兰和英国极其相似的命运。
英共对于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分析与美共极为相似。2008年9月29日,英共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共产党人需要的是“有利于人民而不是大企业的政策”》,公开表示这场危机尽管是由美国公司的贪婪和战争支出所引发的,但是英国新工党政府和伦敦金融城的金融垄断者也同样难辞其咎。长期以来,他们为了维护大企业的利益及其市场制度,几乎使英国所有经济部门包括公共部门都屈从于金融资本和伦敦金融城的统治。尤其是在解除管制的伦敦金融城,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信用和其他交易建立起一座虚拟资本大厦,而这一“虚拟资本”又是建立在与实体经济中所产生的实际价值毫无关系的金融手段之上。在这种虚假交易的基础之上,通过诈取公共部门和人民大众,他们进行着一场毫无节制的牟取暴利的狂欢。结果,个人、政府和公司债务泡沫维持了英国经济的长期需求,现在泡沫已经破裂,经济周期再次通过危机确认了自身的存在。
采用第二种解读视角的,主要以葡萄牙、希腊、德国等国共产党为代表。2008年10月27日葡共中央委员会发表的公开声明《资本主义制度危机与社会主义的当代议题》以及2008年10月1日葡共总书记热罗尼莫?德索萨发表的署名文章《资本主义的国际危机与应对的紧急措施》都强调指出,这场危机首先是资本主义自身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结构性危机的一种表现。它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历史局限性密不可分,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生产过剩和积累过剩,另一方面是市场和消费水平的萎缩(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开支的减少和许多国家有限的偿付能力加剧了工资贬值和收入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希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迪米特里斯?克德瑟帕斯在参加第十届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大会(2008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时表达了类似看法。他认为,这场危机主要是源于高度集中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股份化所导致的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因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股份化促使人们通过银行、期货市场和保险公司日复一日地买卖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带来预期利润的股票;相互竞争的公司和行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各部门毫无秩序的不平衡发展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于是,危机出现了,并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以及企业的关闭或被接管来表现自己。德共更是一针见血,它在2008年10月30日发表的公开声明《对银行实行国有化和社会化》中指出,事实已经证明这场危机并不只是美国金融资本危机,这场危机的原因不在于银行家和执行委员会的失败和过失,也不在于政府对银行的监管不利,因为前者只是利用了资本主义制度为他们提供的可能性(投机泛滥的可能性)。实际上,投机一直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投机成为决定性的组成部分并且渗透到经济和政治的各个方面。因此,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带来了这场危机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