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时期,需要加强对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和引导。要防止各种片面的观点或错误的倾向,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要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讲清楚基本制度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的选择,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评判改革开放30年,将其放到“两个100年”的历史大背景中考察;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既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又有了许多重大的发展。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观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这一重大历史时期,加强对一些理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和舆论引导十分必要。这些理论热点问题,有不少是深层次的问题,是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用邓小平的话来说,“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
怎样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历史与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怎样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
在评价这两个“30年”历史的时候,必须防止两种片面的观点或错误的倾向。一种观点或倾向,是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30年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另一种观点或倾向,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前30年比后30年要好。
怎么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第一,要充分肯定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与旧中国具有质的根本差别,不能把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说成比旧中国都不如。要尊重事实。这是一个大原则。
第二,要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进步。要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执政的6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60年。这60年,尽管我们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无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进步。特别是两个方面的成就和进步,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是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二是我们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还要认识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们有成就也有失误,包括“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但是这样的教训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邓小平曾经说过,“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就是指它的教训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没有“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难有今天的改革开放。
第五,同时要认识到,改革开放30多年与这以前近30年不是一般的承继关系,而是在中国大地发生的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既是对过去建立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变革,又是对过去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六,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辉煌成就的30多年。尽管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还有许多难题要破解,但是我们已经破解了许多历史性的难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难以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灾难性局面扭转过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难以经受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和这样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