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事业的成功又得益于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呢?敬请收看本期《理论热点面对面》。
讲坛实录:
[主持人]: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大家好!用最新的理论成果来分析重大的问题,用鲜活的事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欢迎大家来到《理论热点面对面》,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主讲嘉宾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
李主任您好!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翻开十七大的报告我们发现,标题的第一句和主题的第一句话都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大家对旗帜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这个话题也是关于旗帜问题、道路问题和理论体系的问题,节目的一开始我们还是先请李主任跟我们说一说什么是旗帜?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它的由来和实践基础。
[李主任]:好,我先说一下什么是旗帜。其实旗帜大家经常用,都不要去查字典,本意不言而喻,当然了我们这所说的旗帜,跟我们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经常见的旗帜还是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这里说的是思想政治领域的旗帜。
[解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旗帜,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祭祀和军事活动中。按照辞海的解释,旗,就是事物的表识。旗帜后来引申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治集团的指导理论、政治目标、政治纲领、政治理想等。旗帜对外,是一个国家、政党、政治集团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政治集团的显著标志;对内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引方向、统一意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功能。旗帜鲜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色和固有品格。恩格斯在谈到《共产党宣言》时曾说过,一个纲领就是一面公开竖起的旗帜。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附。”旗帜,统全局、指方向、明道路、聚人心。旗帜问题,是一个政党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效地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的首要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树立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理想信念、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首要问题。
[李主任]:这种政治意义概念上的旗帜,实际上我们党应该说很早就使用了。比如说大家看过二大的文件,二大的文件里面就第一次使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这样一个用语。然后再看七大,各位如果到过延安,肯定会去参观七大的礼堂,七大会议召开的地方,这个礼堂里面,这个会场上一副横幅,横幅标语就是“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改革开放之后,十二大用了一句,叫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而十三大则使用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十四大报告号召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到十五大,标题里面就使用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十六大当时也还是继续称“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到了十七大就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作伟大旗帜。可以说十七大的全部议程都是在这面旗帜下进行的,十七大报告的全部内容都是以这面旗帜贯穿和指导的。十七大载入史册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旗帜,主要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