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渊源及其科学内涵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6-26 10:30:00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60个年头。但是什么是人民共和国?人民共和国的制度特征是怎样的?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至今还是弱项和缺项。在这个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我们深刻认识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内涵和制度特征,回顾其发展里程,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权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政治意义。

  人民共和国是国家的最高形式,是阶级、国家产生以来,人类对国家形式探索的智慧结晶。“共和国”一词渊源于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柏拉图从伦理学的理念视角,把国家政体分为五类,即哲学家政治或贤人政治、军阀政治、富阀政治、平民政治和专政政治。在这里所说的“平民政治”,即“共和政体”的最初来源。其后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可称为研究国家形式类型的鼻祖。他在《政治学》一书中,根据对纷乱繁杂的雅典各个不同政体城邦的周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国家政体三大类型的理论。认为凡政权归一人掌握者为“王制”,即君主政体;凡政权为少数人掌握者为贵族政体或贤能政体;凡政权为群众掌握者为共和政体。他认为各种政体是否合理,要视各种具体条件而定,脱离具体条件难以区分孰优孰劣。但他又主张以中产阶级组成的共和政体为最理想的政体。

  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大部分国家都是君主政体,只是个别城邦在较短的时期内实行过共和政体。列宁指出过:封建社会的国家,“国家实行君主制时,政权归一人掌握,实行共和制时,从地主当中选出来的人多少可以参加政体。”共和政体在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同,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普遍形式,只有少数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是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阶级妥协的产物。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然权力、契约代理以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一系列政治理念,大大丰富了人民共和国的理论内涵。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特点是理论原则与实践内容的巨大矛盾,理论原则的普遍性、一般性、抽象性掩盖了剥削制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从来采取历史的公正的评价,既充分肯定其理论原则和政治形式的进步意义,同时又深刻揭露其剥削阶级的本质。列宁曾经指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一步。”又曾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但马克思主义者从来没有忘记揭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时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在这里是表示一个阶级对其他阶级实行无限制的专制统治。”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形式时,曾经提出过民主共和国是国家政权的最高形式,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必然选择的重要设想。恩格斯曾经指出:“国家最高形式,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社会条件下日益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政治形式”。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告诉我们,研究国家问题,必须坚持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质,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政体即国家的组织形式,采取什么组织形式运作政权。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否则必然陷入理论上的困惑而不能自拔。由是,人民共和国可界定为: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由公民大众实行共同管理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最早提出“共和国”概念的是1922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在这一文献中指出,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使它成为真正的人民共和国。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论述了工农共和国向人民共和国的转变。他提出:“为什么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呢?”因为“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全国亿万人民为之浴血奋斗的理想实现了,以此为历史界碑,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开启了人民共和国历史的新篇章。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徐鸿武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