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网络社会角色心理现象与分析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7-08 11:26:00

  摘要:网络社会及其文化,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与反映。在网络社区的开放性、虚拟性和不可控性等条件下,网络社会中的认知和情感过程跟现实人际作用过程迥异。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网络社会角色,诸如爱国者、道德卫士、愤世嫉俗者、偶像崇拜者、游戏者和追新逐异者等,其行为模式也与现实社会角色的行为特征相异,由此带来一些突出的网络心理效应与伦理问题,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角色;网络心理效应;网络伦理

  作者简介:王益富(1973),男,重庆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与管理心理研究。

  互联网已经快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1亿人,其中3118%属于18岁至24岁的青年。在这个年龄段中,学生网民群体又占据重要地位。这一特点对网络社会及网络角色的发展带来明显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人际交互状态

  网络社会是英国学者霍华德·莱茵古德提出的一种“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1]。虚拟社区是一种虚拟的存在(virtual reality),即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现实主题,由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的交互作用网络。

  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价值的多元化,网络的隐匿性、虚拟性和不可控性,以及网络交流的便捷性,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虚拟社区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中的延伸,但是在网络技术条件的支持下,表现出不同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互状态。

  网络社会的核心问题是网络认知和网络情感,而认知与情感与网络交互作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网络社会的人际交流不同于真实的人际作用,缺乏诸如面部表情、肢体表情和言语表情作为语言交流的辅助线索,难以从文字和符号里看透交流对象的真实情感和心理状态。这就为网络社会的角色表演提供了机会。尽管网络对人们社会交往的效用尚存争议,即网络到底是把人变得失去社交能力,还是帮助人们获得交往机会?但是有一个事实不能否认:在真实人际作用中内向害羞的人,也能够在网络交流中变得应付自如[2]。换言之,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轻而易举地伪装自己。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西方学者进行了有关语言影响印象形成的研究。所罗门·阿瑟(Solomon Asch)二战后所做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们完全可以从别人的描述性词汇中获得关于他人的印象。现在,人们可以利用语言来操纵和管理自己网络印象的行为,也一再验证着这一经典性研究。我们怎么认识网络中的人,完全取决于他人使用什么样的词汇。

  另一方面,网络中的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屏幕上的文字符号形成对他人的情感态度及印象评价。如前所述,由于缺乏足够的表情线索和真实的交往情境,人们基于对文字符号而产生的认知与情绪反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要比在实际生活中的自己表现得更冷漠,更容易钻字眼,并容易被激惹而发怒。20世纪70年代,斯塔尔·西茨(Starr Roxanne Hiltz)和牟芮·土罗富(Murray Turoff)最早研究比较了人们在计算机和面对面开会时的自我表现发现,在面对面交谈时,人们更容易认同和赞赏对方,但是在网络社会中,人们更容易制造紧张气氛[3]。当然,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网络交流经验的增长,人们的情绪反应会随着沟通的深入而会有所调整和改变,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对印象和网络社区有重要作用时,会以简短的语句表达赞同、缓解紧张气氛。

  二、网络角色的形成与特征

  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角色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关于人们的权利与义务的一整套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界定角色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是人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的反映。

  在网络社会中,网络角色是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从个人需要出发,围绕着社会现实问题而诉求某种价值取向的一种网络行为模式的集合。某种网络角色,是网民的兴趣、期望、价值观等个性倾向性与个人的利益诉求相契合或者具有一致性而产生的结果。

  网络角色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社会的形成而来的,在我国,网络角色随着我国教育发展和网络普及而发展,正处于形成和成长之中。

  (一)网络角色的特征。

  1、角色扮演者以拥有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分子的青年群体为主。

  在我国,网民主要以企业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等社会青年群体为主,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因为知识、经济条件等现实因素,被阻挡在网络之外。因此,相对于现实社会而言,网络社会是一个不完整的社会。从社会传播学的视角,可以将网络视为社会阶层表达一定社会集团利益诉求的强大工具,因此,网络使用者的社会结构决定了社会阶层在网络社会影响力的现状,可以这么说,网络话语权掌握在知识精英手中。

  2、角色扮演及角色行为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

  这里的自由性和随意性是相对于真实社会角色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一定的角色,其行为模式具有角色的规范性和界定性。而在虚拟社区里面,人们真实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具有隐匿性和虚拟性,因此网络行为也就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多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在网络空间,角色扮演具有重塑自我认同、实现理想自我、发挥个人潜能和释放心灵空间的多种功能[4],显而易见这是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所不能比拟的;其次,网络言语行为可以随心所欲,动机复杂多样。例如,有人曾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动机进行调查,发现有“交流与情感因素”、“超越现实因素”、“辅助生活因素”、“获取资源因素”和“娱乐因素”5个因素[5]。

  3、网络身份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地位的平等性。

  真实社会是高度结构化的。但是在网络社会,网络的虚拟性却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舞台,如果个人没有向网络提供个人的真实资料和信息,就没有人会知道你是谁。因此,在网络世界,个人的真实身份被ID或者网名等电子身份取代,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等社会资料被隐匿或虚拟了,重要的只是一个人的见解和情感,网民可以即兴扮演各种角色。真实社会里,角色地位已经被角色所赋予,但是,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

  三、网络角色的行为特征与心理效应

  网络角色的扮演不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为网络行为的主体具有隐匿性,唯一受到网络伦理制约的是网络行为本身(网络行为又主要以语言为主)。网络角色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明朗起来,并出现角色分化。一个现实中的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而若干具有相同属性和特征的行为丛则构成同一种角色。本文仅列举一些网络社会中比较突出的角色加以分析。

  (一)网络角色及其行为特征。

  爱国者角色。网络无国界只是在交流的技术条件这一意义上而言的,即不同国家的人可以便捷而自由地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但是网络社会中也存在着文化差异[6]。不同国籍的网民之间难免会发生涉及国家利益和文化价值观(马克思所谓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冲突。这时候,维护国家利益和声誉就成为绝大多数网民的自觉行为。例如,中国网民先后针对美国、法国、韩国以及日本的一些网站发起过爱国运动,集中宣示了青年网民的爱国主义热情。爱国者网民旗帜鲜明地讨伐卖国言论,反击他国网民的挑衅和侮辱,张扬本民族和国家的优越感,宣示国家利益需求,主要以青少年网民为主力军。不同国家的网民之间的冲突再一次表明,国家之间的利益之争和社会意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道德卫士角色。针对现实事件或网络行为而进行的道德评判乃至攻击的网络行为。这是网络中最有影响力的角色之一。网络中针对具有真实社会身份,或者发动“人肉引擎”搜索出来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道德谴责,往往给当事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精神创伤和精神压力。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进而发展到肆无忌惮地舆论攻击。这一网络角色的心理机制可以归结为投射,即网民容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调查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充当道德卫士的时候,其网络行为具有显著差异。成年人注重事实和道德情境分析,而青少年学生则往往盲从于抽象的道德观念,较少对道德情境进行理性认知,容易给当事人带来非法伤害。

  愤世嫉俗者角色。俗称“愤青”。对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社会现象和事实不时表达个人的不满或者感慨。“愤青”往往也从社会道德观念出发来进行评判,但其网络行为却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人偏见。

  偶像崇拜者角色。这是偶像崇拜行为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拓展,通常同一偶像的崇拜者集结在某一网络社区,公布偶像信息,交流崇拜经验,讨论偶像生活,维护偶像声誉。这种角色绝大多数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其崇拜行为具有极端的情绪化和反理性特征。

  游戏者角色。这种角色以快乐主义为人生信念,在网络中追逐感官快乐,以玩网络游戏、看情色影片、恶搞调侃公众人物为网络生活的乐趣。

  追新逐异者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被称为“新新人类”,强调独立特行,与众不同。从发型、服饰、饮食等外在包装到生活习惯和言行举止,都力求突出自己的独特品味。而在网络中,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和网络偏好来显示自己的新异性。比如为自己塑造网络新异形象,玩新异刺激的游戏,过网络虚拟生活,等等。

  以上列举的6种常见的网络角色中,前3种角色可以归为一类,共同特征是具有外向型人格特征,关注社会问题,在网络冲突中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后3种角色则可以归为另一类,具有内向型人格特征,他们只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感兴趣。

  (二)网络角色的心理效应。

  网络角色及其扮演,是在身体缺场(bodyabsence)的情况下,靠文字和符号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而非直接的人际作用,因此很容易让网络交往演变为一种不同于真实社会作业的社会心理效应。网络交流中除了会产生诸如从众效应、群体极化、晕轮效应等真实人际作用中常见的效应之外,还有网络社会中特有的蝴蝶效应、禁果效应、马太效应、名人效应等网络心理效应。

  所谓蝴蝶效应,是指在网络社会中,最初一件在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平常”的小事,却能在网络作用场中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引起文化界、思想界乃至政界的普遍反响。这种连锁反应有两种效果:其一是一个坏的微小的事件,为网民所关注和煽动,进而发展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在“范跑跑”事件中,范美忠老师因为几句不符合社会道德期望的话,至今仍然不能为网络和真实社会中的卫道士们所容纳;南京某房管局官员因为违反市场规则禁止房地产商降价,马上就有对其抽烟、穿戴细节的诘问和批判,最终促使市委采取组织措施,令其下马。反之,一个好的微小的事件,只要经人上传网络,也会产生轰动效应。如网友戏称的“史上最牛之××”、“最美的××”之类。

  所谓禁果效应,是指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独立特行和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少年所模仿和效法,例如暴力、性趣、搞笑和行为艺术等,他们高擎着“非主流”的旗帜,频频发帖或上传视频、图片,挑战网民的传统观念和道德神经,而他们却躲在屏幕后面偷笑。

  马太效应是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效应中的表现,指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人,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不齿的人,就越遭受众人的冷漠和批判。前者如大学生网民发起的“什锦八宝饭”运动(对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的崇拜,作者注)。后者如网友对城管和官僚们如过街老鼠似的厌恶与批判。

  名人效应,指由于某人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而迅速在网络走红的现象。网络容易成名,但是也容易衰落,因为网络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名人效应是网络炒作的结果,但是网络名人身上一定迎合了网民某种兴趣或价值取向。比如,“天仙妹妹”和“芙蓉姐姐”之所以成为网络名人,是因为她们勇于展示自我。

  从网络心理效应中可以看到,网络角色发挥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其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比如,网络卫道士对事件当事人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别有用心者上传虚假信息挑起针对某人的网络讨伐,所有这些网络暴力的后面,均与网民偏激、片面的网络认知特点有关。关于网络攻击的现象,有学者曾对此进行过实证研究[7]。网络攻击行为的动机尚未完全清楚,有一种解释是人格对受现实规范约束过重的超我的一种反叛和解禁。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隐藏在屏幕后面的本我,一旦脱离了超我的控制,就会暴露出肮脏和丑恶的面孔。但是超我只有在道德、法律等现实因素能够加以约束的时候,它才存在。然而在网络社会尚未建立规范之前,超我几乎无所约束,早已投入到了本我的怀抱。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看到网络社会和网络角色积极的一面。网络角色填补了真实社会中对于特权的监督漏洞。可以起到揭露社会丑恶、强化社会公平与维护社会道德的作用。这些作用是真实社会结构所无法比拟和不可代替的,因此需要继续研究这一课题,逐步进行规范和引导,充分发挥网络角色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监督和调控作用。而决不能因为网络攻击或者网络暴力等网络伦理问题,因噎废食。

  参考文献:

  [1]熊芳亮.网络理论的新领域.网络角色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12):53.

  [2]Saunders P L,Chester A .Shyness and the internet:Social problem or panacea?[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 24(6):2 6492 658.

  [3]Patricia Wallace.互联网心理学[M].谢影,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619.

  [4]邱德均,黄少华.论作为社会行为的网络角色扮演[J].宁夏党校学报,2004(6):5152.

  [5]管延军.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相关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5年.

  [6]Matías Recabarren,Miguel Nussbaum,Claudia Leiva.Cultural divide and the Interne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 24(6):2 9172 926.

  [7]Sara M,Russell,Lawrence R,James.Recording lying,cheating,and defiance in an Internet Based Simulated Environmen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5):2 0142 025.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年第3期   作者:王益富 申可君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