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7-23 15:40:00

  赣州是苏区时期中国革命的大本营,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应该充分发挥其独特而又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奋力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赣州红色文化发展的主要优势

  1.红色历史地位不可替代。赣州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五次反“围剿”主战场(指挥中心)、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和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心区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对赣州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给予高度评价。

  2.知名度美誉度极高。毛泽东的诗词“风景这边独好”、陈毅的“梅岭三章”、赣南民歌《十送红军》等作品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赣州红色文化所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乐观主义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3.综合发展潜力很大。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和人口大市,综合发展空间很大。近年来,中央、省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红色文化发展的政策。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赣州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为红色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持续动力。

  4.总体开发初具基础。目前,赣州已初步形成以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发展格局。全市已建成开放革命纪念馆(园)、陈列馆16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个、省级21个、市级73个。近年来创作生产的一批红色精品剧目分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曹禺剧作奖。推出了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5.文化地缘优势明显。赣州作为珠三角、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是沟通华东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随着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4C级新机场建成通航,5条高速公路加紧建设以及国内首家地级市航空公司的正式组建,赣州成为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推动赣州红色文化发展的思路

  1.突出红色文化发展在赣州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红色文化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将红色文化作为优势文化形态优先发展,将红色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率先发展,重点发展红色文化经济。

  2.科学制定和实施红色文化发展规划。尽快推动制定红色文化发展一体化规划等区域合作规划,积极促进区域协作和交流。切实贯彻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制定既符合本地实际、又有重点突破的文化经济政策。建立和完善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壮大红色文化经济规模。

  3.推动红色文化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着力优化红色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文化要素集约流动,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资源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产业市场化。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组建区域性红色文化企业集团,实现红色文化的全面发展。

  4.构建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红色文化投入机制。大力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进入经营性红色文化领域。实行市场化运作,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红色文化建设。

  5.大力培育成熟、完善、活跃的红色文化市场。重点培育以革命圣地、领袖人物、革命文物等为主题的纪念品和工艺品市场。扶持和发展各类红色文化开发和服务企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自主经营、自主创新的红色文化市场主体。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和引导群众进行红色文化消费,扩大市场需求。打破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红色文化市场体系。

  6.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区域性红色文化中心。强力推行品牌发展战略,提升赣州红色文化的知名度,提高红色文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统一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管理模式和品牌宣传等,实现红色文化开发一体化。继续深化与周边红色文化区域的合作,打造跨地区、无障碍的区域红色文化经济圈,加快赣州成为区域性红色文化中心的步伐。(作者为江西赣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

来源:党建   作者:彭光华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