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网络一直在为政府帮忙”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7-23 16:04:00

  2009年6月19日,在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人民网做客强国论坛一周年之际,人民网举办“加强新兴媒体建设 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网络媒体论坛,重温和进一步贯彻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精神。

  2008年6月20日,时值人民日报社创刊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来到人民网,通过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了在线交流, 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与网民的“面对面”,这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网友对胡锦涛总书记的到来非常惊喜,这一刻成了“中国网民最幸福的时刻”。很多网友纷纷留言参与,并为拥有胡总书记这样一位“超级网友”感到骄傲和自豪!

  胡锦涛与网友交流过去一年了。在这一年中,网络议政、问政成为热门,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频繁“现身”网络,为互联网世界平添了很多新意和亲情。网络,也成为一股越来越壮大的问政、议政、督政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中,强国社区注册用户迅猛增长。截至2009年6月10日,人民网强国社区注册用户达到了100万。与去年同期注册用户数68万相比,一年增长32万。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1月6日,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3亿,继续领跑全球。

  在此形势下,如何“加强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就成为了此次论坛的主题。

  在主论坛上,围绕着大会主题,相关部委的领导发表讲话,来自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做主旨演讲,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负责人、各地党报网站负责人、商业网站负责人等出席。下午,两个分论坛同时举行,分别是“加强党报网站建设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党报网站经验交流会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论坛。

  在论坛中,政府如何运用网络加强与民众交流、应对网络危机案例,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热议的问题。近年来,网络危机案例频出。从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在酒店借酒撒疯,被网友“搜索”出身份,到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长周久耕因不当言论被网友 “搜”出“天价烟”继而查出违法行为;从“华南虎”真假的一波三折,到“邓玉娇”案中的网友集体声援……

  网络危机案例成为民生民意的重要折射,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对此,本刊记者会后对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杜骏飞进行了专访。

  大地:我听说您刚刚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课题“网络社会的传播与控制”,请问您如何看待政府与网络的关系?

  杜骏飞:再过若干年,网络社会逐步走向大治,危机案例会逐步下降,但是现在还不行。第二,传统媒体的议程和内容是存在局限性的,如果中国的传统媒体能够与互联网一样与时俱进,我们的舆论空间会变得很大,网络危机的压力就会逐步减小。第三,网络可以作为民意释放的场所,换句话说,互联网从来没有给我们国家政府添过乱,相反,一直都是在帮忙。没有互联网,中国社会目前的危机会比我们眼见的要深得多。

  大地:如何理解互联网给政府的“帮忙”?网络是否也会给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造成压力?

  杜骏飞:这个“帮忙”,是指宏观上的。从微观上来说,网络舆论的面貌一直较为紊乱复杂,谣言和个人攻击等负面因素依然很多。但是从宏观上看,网络是民意宣泄的舞台,起到了政治学所说的“社会减压阀”的作用。物不平则鸣,有了社会问题,公众的情绪就需要疏泄,如果不疏反堵,只会导致社会情绪激化,累积成更大的深层次社会危机。

  大地:如何在支持网络情绪宣泄的同时防止网络暴力?

  杜骏飞:我一直主张网络立法。对于网络暴行,要通过法律进行制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他在网络上的行为。没有一个人可以在网络的掩护下逍遥法外。

  大地:如何理解“流言止于公开”?

  杜骏飞:“流言止于公开”来自我在2003年2月14日的一个谈话,当时是非典爆发的第三天。我一直认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才能够凸显政府执政力。一个强大的政府一定是一个自信的政府,一个强大的新闻政策也一定是一个自信的政策。信息公开可以防止谣言传播。江苏省人民医院艾滋事件就特别典型,开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说一个医药代表感染了整个心外科的医疗小组,后来被证明是一个网友的恶意造谣。在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下决心介入调查之后,所有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信息公开也可以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提升公信力。汶川地震以后,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全国网民,对于中国政府及中国政府的领导人的信心和认同已经空前之高,这其中就包含了信息公开的威力。

  大地:在“邓玉娇事件”中,当地某些官员对媒体采取回避态度,并解释为“不管我们怎样对记者说,第二天都会被网民骂死。”

  杜骏飞:回避是不对的。他们做不好与媒体、与网民沟通,不代表所有人都做不好。网民中有相当比例是低年龄、低学历的,有一些发言确实是不太有水平的、情绪激愤之词,但作为政府官员,不应将责任都推到网民身上,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民众考虑,维护事实,学会科学处理。

  大地:在突发性事件中,如何解决网络话语与国家话语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杜骏飞:我主张平衡各方的话语。在一些危机事件当中,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极有可能是针锋相对的,这很正常,因为这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心理规律、政治社会学原理。官员要注意把握危机心理,以诚恳的沟通态度、确切的事实和根据来化解矛盾。如果不讲道理,光引用领导人的发言,这是无济于事的,这也不是真正在解决问题。同时,要推动民间话语与国家权威话语的交流。媒体的作用不是硬塞给民众一个观点,而是教会民众思考。

  大地:官员在进行话语沟通时,如何避免激化矛盾?

  杜骏飞:官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例如“周久耕”事件,我们有用户关注度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周久耕”事件分成四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和官员的言论和处置措施有关系,所以,官员在发表言论的时要谨言慎行,稍有不当就会引起轩然大波。不言不行也是一种言行,而且有时是更加错误的言行。。

  大地:官员在网络媒体建设方面还应做哪些努力?

  杜骏飞: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民意反馈机制。有效是真正帮上忙,而不是没帮上忙或者添乱。第二,单一的权威性急需补充。第三,正确理解网络民意的代表性。不同媒体所反映的民意民情是不是能够真正代表公众?一家网站是不是能够代表网民的声音?除去这三亿网民,其他人的声音怎么表达?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第四,对网络舆论进行平衡思考,如此才能形成正确引导。正确引导是非常明白的术语,但是平衡思考什么呢?就是合理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现实公众与在线公众、主流媒体与边缘媒体(包括个人媒体),协调这三者的关系。这方面的一些具体思考,我们将适时以学术报告的方式汇报给有关部门。

  《大地》 (2009-07-01 第03版)

来源:人民网   作者:郭友聪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