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人的感情世界很复杂,两军对垒,你死我活,硝烟散尽,惺惺相惜。周恩来与张治中唇枪舌剑,却是心交神驰,互相器重。蒋介石对共产党人最无情,独对陈赓却网开一面。李默庵不怕做共产党俘虏,他相信同学情谊在,不会见死不救。本文勾画了黄埔师生的恩怨情迹、黄埔系将领的风采与鲜明个性。
周恩来与张治中的交情
当年在黄埔岛上,张治中曾和蒋介石讨论过国共合作的问题。张治中认为,双方必须以诚相待,蒋介石却认为这只是权宜之计。
这一晚,张治中失眠了,辗转反侧,国民党与共产党不是兄弟么?如能像星星与月亮一样,互相谦让、团结起来,那将对国民革命起到多么大的推动啊。眼前的现实,却令人忧心如焚。
一个假日的晚上,张治中与周恩来漫步在长洲堤上,张治中闷闷不乐,一直不开口。
周恩来说:“文白兄,怎么今天成了无嘴的茶壶?有话就倒出来嘛,憋在心里要出毛病的。”
张治中长叹一声:“我是担心啊,万一有那么一天,国民党与共产党翻脸,我是站在谁一边?左右为难啊。”
周恩来严肃起来:“你的立场站在哪一方呢?”
“我?说实在,是站在中间偏左,但都是在黄埔岛上朝夕相处,大家在一个锅里摸马勺,我不希望双方打起来。”
周恩来点头:“是左右为难啊,我理解。你打算怎样做呢?”
张治中突然冲动地抓住周恩来的手,迫切地央求:“你能不能介绍我加入共产党?干脆,我也参加共产党,你看好吗?”
周恩来感到突然,但对张治中的要求持欢迎态度:“我赞赏你的态度,也愿意吸收你为本党党员。但两党曾有约定,中共不得吸收国民党高级干部入党;此时恐有不便,不如稍待适当时机为宜。”
张治中听后,多少有些失望,但有周恩来的保证,心里也踏实了许多:“既然如此,我还是和我的稀泥。”
周恩来也受了感动:“文白兄,这是一份约定,也是一份承诺,你我共勉。”
张治中害怕有一天,在“剿共”战场上与周恩来刀兵相见。因此,当蒋介石讨论他的职务时,张治中沉吟道:“校长,现在师长人选比较容易找,但军事人才缺乏。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这一职务,还是我来吧。”
蒋介石诧异地问:“文白,你要去啃鸡肋?你是怕有朝一日与周恩来在战场上刀兵相见吧?”
张治中点头:“不错,我是不愿豆萁相煎。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日本,我要为抗日培养人才。如果有外战,我一定带兵上战场。”
从1927年到1936年,蒋介石的“剿共”战争,张治中一次也没有参加。而当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时,张治中义不容辞,披挂上阵,抵抗得极为英勇。对此,周恩来极为赞赏,曾对毛泽东说:“张治中够朋友!”
1949年4月21日夜,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浩浩荡荡渡过大江。就在张治中绝望之时,周恩来来了,代表中共中央关心老朋友张治中的安危。周恩来恳挚而动情地说:“西安事变时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今天再不能对不起你了。”
张治中听后,感动的泪水在眼眶中:“恩来,别劝了,国民党失败了,我也完了。我知道我应该去哪里。”
周恩来没有强留张治中,笑了笑:“好吧,我送你去机场。”
当他们来到西苑机场,天上传来飞机的马达轰鸣。一会儿,来接国民党代表团的“空中行宫”号徐徐下降,停在跑道上。舱门开启处,竟然出现张治中妻子洪希厚的盈盈笑脸,身后是儿子张一纯、女儿张素久,他们挥着臂,高兴地向张治中招手:
“爸爸——”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