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中国江苏网 > 理论之光 > 正文
时代呼唤社会理性
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09-09-22 16:10:00

  理性,通常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的,与“感性”相对。譬如“理性认识”;另一个,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譬如“失去理性”。我们说人要有理性,就是要有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至于社会理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基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判断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和能力。

  当前,由于我们党和政府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人们的思想活动空前活跃,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这当然有利于激发人们开拓创新的积极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一些非社会理性的问题,一些人的言论和行为过于强调自我,跟着感觉走,不考虑是否影响周围其他人,不考虑是否对社会共同利益造成危害。

  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无视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看不到我们社会的光明面是主要的,而对前进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刻意加以渲染、夸大,有的甚至形成一种不容许有人实事求是称颂正面事物的变态思维。也有一部分人,当某一社会矛盾、问题出现时,不去进行独立地思考,缺乏常识地人云亦云、信谣传谣,不分是非地参与其中、随波逐流。

  在人与人联系前所未有紧密的现代社会,个人社会理性的淡漠或缺失,往往会给社会整体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胡斌飙车撞人致死被判刑后,湖北省鄂州市无业人员熊忠俊,以“刘逸明”的名义,毫无根据地在网上前后发表9篇文章捏造各种所谓“证据”,持续不断地炒作“替身”谣言,引发网民猜疑,造成误导公众舆论、扰乱公共秩序的严重后果。而在瓮安事件中,一些人在打砸抢烧县委、县政府和公安局办公楼时,现场围观的2万多名群众几乎都与该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们聚集围观、起哄,对事件的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缺乏社会理性的人,主要原因是对我们的社会、对自身缺乏全面地、正确地、辨证地认识。

  其实,我们现在的社会与其它任何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处在发展黄金期的现阶段,由于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碰撞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也伴随着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客观存在、有目共睹,我们不能因为一些问题的存在而一叶障目。加快发展起来,矛盾和问题就一定比不发展或慢发展容易解决。这样认识问题,我们就会多一些理性,少许多迷茫。

  有的人认为,现在的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一件事情出来后总有许多不同的声音;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网络上常常爆出许多腐败、矿难、群体事件等“乱相”。实际上,人们敢想敢说,思想开放,言论自由,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社会发展、民主进步了。社会上各种消息能够快速报道和传递,是我们政府透明、信息公开的充分体现。同时,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物质基础雄厚、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的显著标志。互联网使用规模已经相当庞大,而且有相当数量、有经济能力、有足够闲暇时间的使用者。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6月30日,全国网民已达3.38亿,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1.55亿。知道这种情况,有助于我们理性看待各种社会问题,更有助于我们每个人理性的在这个社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为社会个体的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对许多问题的具体看法都带有一定的直感性和片面性。也许是出于义愤,出于推动某一问题的解决,但过分强调这种直感性和片面性,则会出现连我们自己也始料未及的相反的结果。在瓮安事件中,由于那些缺乏社会理性的人的参与,不仅无助于事情本身的解决,反而给那些黑恶帮派势力的肆意猖獗创造了条件。假设凡有一点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就要乱哄哄的聚集围观、起哄,和谐稳定的局面怎么能够保持,已有的建设成果怎么能够存在,后面的发展还怎么去搞?而熊忠俊炒作胡斌“替身”谣言的行为,使网络监督、网络民意的可信度大打折扣。试想,大家上网都这么信口开河,谁还敢以网络反映的情况去作决策、去查处违纪违法的人和事?增强社会理性,正确认识自己,充分考虑自己的言行对我们大家共有的这个社会会带来什么影响,是一种大智慧。

  社会成员有社会理性,就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和繁荣。社会成员缺乏社会理性,就会使社会发展充满坎坷、步履蹒跚。新中国建立60年来,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每个人都越来越多地享受着发展成果带来的实惠。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的起点上,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树立社会理性、回归社会理性、增强社会理性,使我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有利于这个共同目标的早日实现。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辑:袁涛
复制本文链接
【收藏: 365Key ViVi】 【打印预览】 【大字 中字 小字】 【论坛讨论】 【关闭窗口

上下篇导读

Loading...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w-web